兵馬俑常見的眼相就是漢人的常見眼相,但其標準可不只是狹長

今天,就回答下后臺朋友的咨詢中,咨詢人數還算多的一個問題吧。

很多朋友們都在后臺咨詢,問 “兵馬俑的眼是什么眼相”。

這兵馬俑大家都知道,被認其代表著咱們漢人的傳統相貌,但每一尊都有不同的模樣造型,那自然眼相也難以一言以蔽之了。

但不得不說,像是兵馬俑那種,代表著我國古代百姓的面相,至少在眼相處,有著一種較為常見的表現,就是雙眼的 “狹長”。

那咱們今天,就給大家講講,這以 “狹長”為最明顯特征的眼相吧,也就是很多人都聽說過的“時風眼”和“流霞目”。

這 “時風眼”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認為是最好的一種眼相。

不止是因為,這種眼型符合我國古代的大眾化審美,還因為擁有這種眼相之人,多能身居高位,以至于被人所羨慕,繼而想要吹捧。

那每個人身居高位的原因都不同,能找到的同質化之處也少,其中最明顯的,就是他們心靈的窗戶 ——眼睛了。

不過在相書傳承中,這 “時風眼”倒真的是能使大部分人,都羨慕有加的了,不過之于現如今的大眾化審美來看,除卻欣賞“高級臉”的朋友,其它人的審美,好像都并不看好這種眼相。

因為 “時風眼”的眼型要求,就一個“細長不吊”。

這 “細長”,也就是眼睛不能超過眉毛的高度,但要和眉毛一樣長、甚至比眉毛更長。

在此基礎上還要 “不吊”,也就是眼睛整體較為平直,眼尾可以上挑,但不能整個眼睛從眼角到眼尾,呈斜向上的表現。

在符合這種眼型之余,于放松狀態下,眼睛看著要像是在笑一般。

于發怒、緊張等情緒下,眼睛還要不顯暴戾,只看眼神依舊要是和善的表現。

在與人對視時,自然狀態下要極為 “端正”,也就是不能斜視看人,且在對視比自己個子矮的人時,不能微抬頭的睨視。

在對視比自己個子高的人時,又不能挑眉抬眼去看,而是要微抬頭。

也就是說,無論怎么看人,只要和人對視,都需要 “端正”才行。

如果只看文字,朋友們還看不太明白的話,可以去找找一些,面向國際的我國模特,那些被稱為 “高級臉”的模特們,他們的眼相,有很多都是符合“時風眼”標準的。

這也就是在相書傳承中,這首《時風眼辨》所講的概念。

細長不吊總端正,

和美似笑曰時風。

而擁有 “時風眼”之人,在相書傳承中對應的判斷,就是這首《時風眼辨》下半段所講的意思了。

性溫器足不見戾,

富貴鶴立遠昧蒙。

也就是認為生有 “時風眼”之人,多能性格溫和,胸懷寬廣,不顯偏激固執,但又不易因他人影響,而改變自身態度,或對事物的認知。

而在此基礎上,生有 “時風眼”之人還多能“富貴”,也就是經濟實力、子嗣情況、社會地位、配偶美陋等等,都能顯出較好的情況。

但這 “富貴”的表現,卻有一個“鶴立”,也就是說,并非完全是大眾意味中的“富貴”,而是比之他們的身邊人,能較顯富貴一些。

這就說,幾乎不會顯出 “貧賤”的表現,但若是身處于較貧賤的圈層中,可能他們個人的“富貴”程度,也并非有多強了。

這是 “時風眼”在相書傳承中,最會被人弄混淆的判斷,想要只借助這種眼相,去判斷一個人的生平處境,必須得先知道其人所處的人群層級,才能得出準確的判斷。

除卻 “時風眼”以外,還有一種以“狹長”為最明顯特征的眼相,就是“流霞目”了。

“流霞目”多被簡稱為“霞目”,在現如今,還被稱之為“蝦眼”,和“時風眼”相似,也是很多面向國際的我國模特,那些被稱為“高級臉”的模特們,他們的眼相。

這 “流霞目”的眼型要求,和“時風眼”的“細長不吊”差不太多,是“細圓不吊”。

“不吊”就是眼睛整體較為平直,眼尾可以上挑,但不能整個眼睛從眼角到眼尾,呈斜向上的表現。

而 “細圓”,說的是眼睛不能超過眉毛的高度,且放松狀態下,眼睛整體看著較圓的情況。

但除了 “細圓不吊”以外,眼眶內還非得黑白分明的,才算是符合“流霞目”的眼型。

在符合了這種眼型之余,如果 于放松狀態時,還會 “含情”,也就是很多人都提過的,好像在“相思”,又好像在看著自己所愛慕之人一般。

這就是 “流霞目”的眼相了, 朋友們還看不太明白的話,可以去找找一些,面向國際的我國模特,那些被稱為 “高級臉”的模特們,他們的眼相,如果不符合“時風眼”的,那更多的就符合“流霞目”了。

而生有 “流霞目”之人,在相書傳承中的對應判詞,比之“時風眼”,卻有些差了。

要么長相俊美,要么氣質優秀,也多能因此而顯富,一生富足,還多是足智多謀,但決策力較弱,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并且多災多病,難以長壽。

這些,也就是相書傳承中,這首《流霞目辨》所講的意思。

流霞目里總含情,

細圓不吊黑白明。

身氣優俊一世富,

智多傷頻晚難寧。

除卻這些傳統相術中的判斷以外,還有很多相術的傳承流派中,認為 “流霞目者遇火成災、見水顯富”,也就是歲運屬火時,會多災多難,歲運屬水時,多能顯富。

這種言論,在大部分相術的師承中,也都有差不多的考量,且能為大多數人所認同,但卻不在傳統相術的理論體系內。

至于要不要以此為憑,就見仁見智了。

講到今天,關于相書傳承中,傳承至今依舊為人所認同的常見眼相,咱們也就差三種還沒講過了。

明天,咱們就為近期的這個話題,做一個收尾吧。

 

阅读全文
聲明:站內所有資源均來自網路收集或使用者上傳分享,本站不擁有此類資源的版權,水印不代表署名僅用於防盜。
0

評論0

請先
顯示驗證碼
沒有帳號?註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