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出图的帛书《易经》卦名与后世《易传▪序卦》对六十四卦的解释对比(二)

这里没有前后过渡,可见是上下经分开的。易经分上下经,上经始于讲天地的乾、坤二卦,下经始于讲男女的咸、恒二卦,此段相当咸、恒二卦, 但咸卦之名未见,只提到恒卦。

17,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遯》。遯者,退也。物不可以终遯,故受之以《大壮》。

事物不能一直呆在原地,要离开或退出。也不能一直的逃避,最终还是要强大自己。

18,物不可以终壮,故受之以《晋》。晋者,进也。进必有所伤,故受之以《明夷》。夷者,伤也。

事物也不可能一直强装,还要得往前发展,往前走就难免会受伤。

19,伤于外者必反于家,故受之以《家人》。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

在外面受伤了肯定会回家,家道中落必会分崩离析。乖是乖离背离。

20,乖必有难,故受之以《蹇》。蹇者,难也。物不可以终难,故受之以《解》。解者,缓也。

离家出走在外必是山长水远行路艰难,事情不会永远的困难,终究会缓解。

21,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损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 《益》。

缓解困难必有所失,你得付出才有回报。不断损失不断付出必会受益。损是损下益上,益是损上益下。

22,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夬者,决也。决必有遇,故受之以《姤》。姤者,遇也。

一直收益不停的话必会决裂,所以常说一起打江山易,一起合伙守江山难。分离了就会重新有所遭遇。

23,物相遇而後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

相遇了自然会聚到一起,道不同不相为谋,反过来讲就是情投意合,聚在一起有事好商量,自然会上升一个层次。

24,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 《井》。

一直往上走那是不科学的,谁都会遇到瓶颈困境,在高处想不通,不如逆向思想想下面。

25,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

井道肯定要经常清理革除旧的脏的东西,想革物最好的就是鼎,要一言九鼎坚定信心。这里要讲一下,革有两种意思,一是革除。“井道不可不革” ,指浚井。二是革与勒、刻,古书经常用作通假字。这里疑读“勒物者”或“刻物者” ,指勒铭于鼎,刻铭于鼎。

26,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动也。物不可以终动,止之,故受之以《艮》。

古代君王是传位于长子的,主持国家重器之人非长子莫属。这里用到了卦象,所以卦象很重要。乾有六子,震为长子,也是动的意思。事物不可能一直变动,最后还是会停止。

27,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渐者,进也。进必有所归, 故受之以《归妹》。

事情也不可以一直停止不动,还是要慢慢的向前发展。向前走终要有一个归宿。渐是渐进, 归是归宿。归妹之“归”本指嫁女, 这里却当一般意义的归属之意。

28,得其所归者必大,故受之以《丰》。丰者,大也。穷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

有了归属必会大有所得,但是太大了就会失去所有,离开故居到处旅行。

29,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入而後说之,故受之以《兑》。兑者,说也。

在外旅行无所容身,就得找地方隐藏,隐藏后还得想办法离开。巽为入,为隐伏之意,兑为说,这里是脱离的意思。

30,说而後散之,故受之以《涣》。涣者,离也。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

解脱后就散了吧,各走各的路也挺好。但是也不可能一直分离,还是要节制控制自己。涣离也,离是离散。节是控制和防止离散。

31,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 《小过》。

有节操节制的人就人有信用,有信用就能到处行走顺利通过。

32,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以《既济》。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 《未济》,终焉。

有过人之处必定能成功。事情是无穷无尽的,成功之后又是一个新的轮回。

 

阅读全文
聲明:站內所有資源均來自網路收集或使用者上傳分享,本站不擁有此類資源的版權,水印不代表署名僅用於防盜。
0

評論0

請先
顯示驗證碼
沒有帳號?註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