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20年演變原理:皇極經世【天數】推演法

《皇極經世》最基本的一個概念是

把人類的歷史壽命根據六十四卦圓圖規律,擬出了一個間接公式,叫做“元、會、運、世”。

簡單地講:以一年的年、月、日、時作基礎,所謂的一元,便是以一年做單元的代表,一年(元)之中有十二個月,所以一元之中便有十二個會。每個月之中包含三十天,所以一會包含三十運。一天之中又有十二個時辰,每一個時辰有三十分,因此一運之中包含十二世,一世又包含三十年。

擴而充之,便構成了三十年為一世,十二世中,共計三百六十年為一運,三十運之中共計一萬八百年為一會。十二會之中,共計十二萬九千六百年為一元, 一元便是代表這個世界文明形成到毀滅終結的基數。

列成公式如下:

1元=12會=360運=4320世=129600年

1會=30運=360世=10800年

1運=12世=360年

1世=30年

這個元會運世是以六十四卦方圓圖為基礎的,大的方面可以說明自開天辟地以來到達最后天地毀滅的壽命。還可以表示國家的治亂興廢,后世的推背圖都是從這個理論上來的,小的方面到每個人每天的運氣好壞,喜怒哀樂,都可以用圓圖表示出來。

邵雍用天干地支配上六十卦(除去乾、坤、坎、離四正卦)和二十四節氣來表示“元、會、運、世”。

一元的十二會用十二地支表示如下:

子會表示二十節氣的冬至和小寒;

丑會表示二十節氣的大寒和立春;

寅會表示二十節氣的雨水和驚蟄;

卯會表示二十節氣的春分和清明;

辰會表示二十節氣的谷雨和立夏;

巳會表示二十節氣的小滿和芒種;

午會表示二十節氣的夏至和小暑;

未會表示二十節氣的大暑和立秋;

申會表示二十節氣的處暑和白露;

酉會表示二十節氣的秋分和寒露;

戌會表示二十節氣的霜降和立冬;

亥回表示二十節氣的小雪和大雪。

每會的三十運用六十甲子表示,比如:

會的三十運用“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表示。

會的三十運用“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表示。

會的三十運用“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表示。

會的三十運用“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表示。

會的三十運用“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表示。

會的三十運用“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表示。

會的三十運用“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表示。

會的三十運用“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表示。

會的三十運用“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表示。

會的三十運用“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表示。

會的三十運用“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表示。

會的三十運用“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表示。

一元之中十二會與六十卦(除去乾、坤、坎、離四正卦不用)配合運用,每會五卦:

子會是復卦、頤卦、屯卦、益卦、震卦。

丑會是噬盍卦、隨卦、無妄卦、明夷卦、賁卦。

寅會是既濟卦、家人卦、豐卦、革卦、同人卦。

卯會是臨卦、損卦、節卦、中孚卦、歸妹卦。

辰會是睽卦、兌卦、履卦、泰卦、大畜卦。

巳會是需卦、小畜卦、大壯卦、大有卦、夬卦。

午會是姤卦、大過卦、鼎卦、恒卦、巽卦。

未會是井卦、蠱卦、升卦、訟卦、困卦。

申會是未濟卦、解卦、渙卦、蒙卦、師卦。

酉會是遁卦、咸卦、旅卦、小過卦、漸卦。

戌會是蹇卦、艮卦、謙卦、否卦、萃卦。

亥會是晉卦、豫卦、觀卦、比卦、剝卦。

元會運世

邵雍的《皇極經世》里元會運世紀年體系,是非常龐大的,最著名的是施耐庵老先生在寫《西游記》開篇時候,關于元會運世的這段應用,比喻天地就像人一樣,需要休息,有白天和黑夜。

在一個元的周期里面,

天在子會產生,

地在丑會產生,

人在寅會產生,

然后有萬物。

《圣經》的開天辟地上帝造人說,是不是有點像我們的元會運世運轉。

話說回來,還得佩服一下中國的古人,人家在寫神話講故事的時候,邵雍老先生已經在做科學研究了。

誰說中國古代科學落后呢?看看這些嚴謹的紀年體系,

1元=12會=360運=4320世=129600年,

1會=30運=360世=10800年=129600月,

1運=12世=360年=4320月=129600日,

1世=30年=360月=10800日=129600時,

1年=12月=360日=4360時辰。

邵雍老先生還是給出了一套完 整的紀年系統。

我們都只能在一個元的單位里面考慮這個事情,甚至我們現在和邵雍老人家都生活在同一個會的周期里面。

這個元在更大的紀年系統里面,叫做:坎元;

這個先不去想了,反正想不了;

自在寅會產生了人類之后,經過了卯會,來到了午會,而午會開始的一年就是公元前2357年,甲辰年,

那一年唐堯登記,而且當年的天上有五星連珠的天象,金、木、水、火、土五 星在天上列成一排,有一定的天象。

所以這一年,午會開始了,

按照邵雍的推算法則,我們現正置身于午會大過卦的統攝之下。

把一會分成5個卦,一個卦分得2106年,大過卦從公元前57年開始進入。

一卦代表2160年,如何再細分呢?邵雍采用了爻變的思想。從主卦的初爻逐個向上變起直至上爻,就化出六個卦,每卦代表360年,這就是每運所統攝的卦位。 訂閱號軍師府。 現以大過卦為例,說明卦變法則和其代表的時段。

大過卦初爻變,化為夬卦。其統攝的時限是:公元前57一公元303年,

大過卦二爻變,化為咸卦。其統攝的時限是:公元304—663年,

大過卦三爻變,化為困卦。其統攝的時限是:公元664—1023年,

大過卦四爻變,化為井卦。其統攝的時限是:公元1024—1383年,

大過卦五爻變,化為恒卦。其統攝的時限是:公元1384—1743年,

大過卦上爻變,化為姤卦。其統攝的時限是:公元1744—2103年,

大尺度的紀年單位給我們進一步細分,我們把現在年份所處的運定了出來,

接著,進一步細分所處的世,在哪里?

從人類歷史的發展來看,

邵雍認為氣變的周期是360年,也就是隔360年就會有大的變化。

360年中還有60年的氣變周期,即中變;

60年中還有10·年的氣變周期,即小變;

最后又制定出了每年所值之卦。搜訂閱號易經天下。

現以姤卦為例,說明卦變法則和代表時限。

我們舉例把姤卦所主的360年,進一步細分成對應的六個變卦,每一個爻位的變卦各主60年,

姤卦初爻變,化為乾卦。其統攝的時限是:公元1744—1803年

姤卦二爻變,化為遁卦。其統攝的時限是:公元1804—1863年

姤卦三爻變,化為訟卦。其統攝的時限是:公元1864—1923年

姤卦四爻變,化為巽卦。其統攝的時限是:公元1924—1983年

姤卦五爻變,化為鼎卦。其統攝的時限是:公元1984—2043年

姤卦上爻變,化為大過卦。其統攝的時限是:公元2044—2103年

于是,這我們這個時代所處的世是鼎卦對應的,這個時候對這個鼎卦對應的60年(1984–2043年),再進一步細分,

這里涉及到一個單位,

就是介于世和年之間的,叫做 十年大運稱為一旬

其統攝時限是:公元1984—1993年

鼎卦二爻變,化為旅卦。其統攝時限是:公元1994-2003年

鼎卦三爻變,化為未濟卦。其統攝時限是:公元2004—2013年

鼎卦四爻變,化為蠱卦。其統攝時限是:公元2014—2023年

鼎卦五爻變,化為姤卦。其統攝時限是:公元2024—2033年

鼎卦上爻變,化為恒卦。其統攝時限是:公元2034—2043年

這是每10年的氣變周期。

說到這里,我們只是弄明白了我們所處的世(二世)卦為鼎卦,這個十年卦是鼎卦化成了蠱卦為特征,

具體到每一年又是什么樣子的?

原來,

邵雍對年卦的分配,并不執泥于上述的卦變法則。根據他創立的64卦圓圖,抽去乾、坤、坎、離四正卦(按先天八卦方位論)剛好為60卦。而一個花甲又正好為60年。

如上述鼎卦主管公元1984—2043共60年,邵雍就以鼎卦作為1984年的年卦。

在六十四卦方圓圖上,按順時針方向看鼎卦后是恒,巽,井,蠱,升,訟以至于大過卦。

那么1985年的年卦就是恒,1986年的年卦是巽,1987年的年卦是井,1988年的年卦是蠱。以次類推,列表如下:

1984鼎,1985恒,1986巽,1987井,1988蠱,1989升,1990訟,1991困,1992未濟,1993解;

1994渙,1995蒙,1996師,1997遁,1998咸,1999旅,2000小過,2001漸,2002蹇,2003艮;

2004謙,2005否,2006萃,2007晉,2008豫,2009觀,2010比,2011剝,2012復,2013頤;

2014屯,2015益,2016震,2017噬嗑,2018隨,2019無妄,2020明夷,2021賁,2022既濟,2023家人;

2024豐,2025革,2026同人,2027臨,2028損,2029節,2030中孚,2031歸妹,2032睽,2033兌;

2034履,2035泰,2036大畜,2037需,2038小畜,2039大壯,2040大有,2041央,2042姤,2043大過。

其實,這里隱藏這個一個很大的秘密,關于六十四卦方圓圖,是變卦配合十年旬卦演化出來的。

真是非常有意思。

小知識:元會運世紀年是易學大師邵雍(邵康節)畢生心血所著的《皇極經世》關于地球生命大循環的構想模型。邵雍大師把易經六十四卦配合六十甲子,制作出了元會運世、然后用統領卦、正卦、運卦、世卦、十年卦、值年卦來分析推演萬事萬物的演變規律。

阅读全文
聲明:站內所有資源均來自網路收集或使用者上傳分享,本站不擁有此類資源的版權,水印不代表署名僅用於防盜。
0

評論0

請先
顯示驗證碼
沒有帳號?註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