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簡稱為 干支 ,是古代紀年歷法, 這一概念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 古人云: “天干,猶木之干,強而為陽。 地支,猶木之枝,弱而為陰。 ” 可見天干地支的意義來自于樹木。
十天干
天干,是指天干地支中的 十個天干 ,中國傳統的一種文字記序符號,循環使用,分別有“閱逢[【yān féng】、旃蒙【zhān méng】、柔兆【róu zhào】、 強圍【qiáng yǔ】、著雍【zhù yōng】、屠維【tú wéi】、上章、重光、玄默【xuán yi】、昭陽【zhāo yáng】”別稱。
甲(jiǎ)、已(yǐ)、丙(bǐng)、丁(ding)、戊(wù),已(jn)、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天干的文字來源于古人對萬物的規律總結。
甲,萬物甲生(出生)
乙,萬物乙長(生長)
丙,萬物丙然(光耀)
丁,萬物丁壯(強壯)
戊,萬物戊盛(茂盛)
已,萬物己曲(彎曲)
庚,萬物庚替(更替)
辛,萬物辛苦(艱辛)
壬,萬物壬重(任重)
癸,萬物癸死? (死亡)
十二天干 含義
甲 : 事物剛剛發生的狀態草木破土而出的瞬間種子發芽。
乙 : 草木初生枝葉柔軟彎曲伸長
丙 : 炳也,如赫赫太陽,炎炎火光,萬物皆炳然著而明。
丁 : 夏時萬物皆丁實;丁壯也
戊 : 戊者,茂也。戊者,中宮。
己 : 起也,紀也,萬物仰屈而起,有形可紀。
庚 :萬物庚庚有實也。
辛 : 辛 者,新也萬物肅然更改,秀實新成。
壬 :妊也,陽氣潛伏地中,萬物懷妊。
癸 :揆也,萬物閉藏,懷妊地下,揆然萌芽。
十二地支
地支,也是中華民族用來記錄時間的文字,叫做 十二地支 。天干地支組成形成了中國古代的傳統歷法紀年,中國古代拿它和天干相配,用來表示 年、月、時 的次序。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
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
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子 是茲的意思,指萬物茲萌于既動之陽氣下。
丑 是紐,陽氣在上未降。
寅 是移,引的意思,指萬物始生寅然也。
卯 是茂,言萬物茂也。
辰 是震的意思,物經震動而長。
巳 是起,指陽氣之盛。
午 是仵【wǔ】的意思,指萬物盛大枝柯密布。
未 是味,萬物皆成有滋味也。
申 是身的意思,指萬物的身體都已成就。
酉 是老的意思,萬物之老也。
戌 是滅的意思,萬物盡滅。
亥 是核的意思,萬物收藏。
天干地支五行對應表
十二天干地支:十二生肖,十二月份,十二時辰,十二方位,對應表
天干地支關系表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所屬:
陽:甲丙戊庚壬
陰:乙丁己辛癸
地支所屬:
陽:子寅辰午申戌
陰:丑卯巳未酉亥
天干五合:
甲己化土、乙庚合化金
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 戊癸合化火
地支六合:
子丑和土、寅亥合木
卯戌合火、辰酉合金, 巳申合水
天干相沖:
庚甲相沖、辛乙相沖
壬丙相沖、癸丁相沖
天干相克:
甲戊相克、乙己相克、丙庚相
丁辛相克、戊壬相克、己癸相
地支六沖:
子午相沖、卯酉相沖、寅申相
巳亥相沖、辰戌相沖、丑未相
地支相刑:
子刑卯、寅巳申刑、丑戌未
刑、辰午酉亥自刑
地支相害:
子未相害、丑午相害、寅巳相
卯辰相害、申亥相害、酉戌相
地支三合:
申子辰合水、亥卯未合木
寅午戌合火、巳酉丑合金
地支半合:
申子半合水、寅午半合火
亥卯半合木、巳酉半合金
子辰半合水、午戌半合火
卯未半合木, 酉丑半合金
十二地支算法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