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寺廟經濟可太火了!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
在 上進 和 上班 之間,選擇了 上香
在 求人 和 求己 之間,選擇了 求佛
在 做事 和 做題 之間,選擇了 作法
在 關系 和 體系 之間,選擇了 佛系
在 中悲 , 大悲 , 超大悲 之間,
選擇了
在 徹底 擺爛 和 艱苦奮斗 之間
選擇 感動上天
不過即便是到了佛門凈地
有些互聯網人還是會顯露出
刻在骨子里的
黑話基因
▼
“偏殿是什么菩薩?”
“是一些 垂直細分領域 的菩薩。”
互聯網人聽了 直呼內涵
佛主聽了直接愣神
這個解說
放在整個寺廟領域里都是相當炸裂的
那狂人不禁想問如果廣告人進寺廟
又會是什么樣子呢?
01.
『營銷策略』
-01-
大雄寶殿
▼
用戶分流中心
-02-
偏殿
▼
根據不同用戶需求痛點,
開辟新賽道,提 供差異化服務
-03-
很多偏殿
▼
營銷服務的顆粒度飽滿
-04-
功德箱
▼
搭建漏斗,實 現定向用戶的高效轉化
-05-
信仰
▼
寺廟吸粉的核心抓手
-06-
祈禱
▼
和菩薩們開會拉齊一下我的需求
確保我的愿望能準確落地實行
-07-
香火錢
▼
提前給菩薩賦能
-08-
開光
▼
菩薩給我做好運賦能
-09-
拜錯菩薩,重拜一下
▼
對沖圈層風險
-10-
重啟不開放 的 殿 門
▼
充分開發利用菩薩勢能
-11-
誦經敲木魚
▼
立體化沉浸式宣傳,
有節奏地占領用戶心智
-12-
還愿
▼
實現營銷閉環,沉淀深層粉絲
-13-
寺廟大門
▼
流量入口
-14-
先拜主殿,再拜偏殿
▼
先拉個O,再找KR(OKR)
(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標與關鍵成果法
-15-
給拜菩薩的人拉個群
▼
建立私域流量
-16-
推出 AI 佛祖
▼
踩準互聯網風口,樹立行業標桿
02.
『產品規劃』
-17-
大殿
▼
通用菩薩平臺
-18-
村口小廟
▼
菩薩極速版
-19-
請菩薩回家
▼
菩薩CDN(內容分發網絡)
-20-
菩薩玉墜
▼
本地部署的菩薩
-21-
造像師傅
▼
UI設計師
-22-
功德碑上的名字
▼
天使投資人
-23-
逛廟的游客
▼
免費用戶
-24-
上香的香客
▼
付費用戶
-25-
向你介紹哪個廟比較靈的七大姑八大姨
▼
寺廟野生代言人/KOL/宣傳推手
03.
『KOL分工』
-26-
土地公
▼
深耕下 沉市場
-27-
閻王爺
▼
掌管后端服務器
(不面向用戶,存儲全世界人的數據)
-28-
生死薄
▼
區塊鏈
-29-
月老
▼
婚戀類 社交 產品領域的絕對頭部KOL
(早就擊穿市場的那種)
-30-
灶王爺
▼
切入用戶終端場景
-31-
八仙過海
▼
網紅MCN進軍Youtube
-32-
南方增長天王
▼
主管運 營或者增長策略
04.
『項目執行』
市場洞察
▼
隨便逛逛的用戶 ,他們大多在 景區信息流 里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菩薩進行 瀏覽 。
有明確需求的用戶 ,會主動搜索,搜索“什么菩薩拜了管用”、“某某菩薩主要求什么”, 參考 KOL 的建議 。
形成策略
▼
通過 兩種路徑 進行的用戶,從內容中找到靈感。直到找到 關鍵決策內容 ,然后進行 精準 的跪拜祈福。
在跪拜過后,用戶同樣可能 產生 UGC 內容 。
這樣的 UGC 內容,可能也會成為其他信徒的關鍵決策內容,從而 形成閉環 。
活動把控
▼
進廟數、許愿數、還原數,要每周 追蹤轉化率 情況。
再考量一下 復購頻次 和 客單價。
進一步推出 升級版的VIP高客運營 ,每月初一十五做點沙龍活動, 提升用戶粘性 。
結案報告
▼
在靈山這個平臺上,通過信仰這個 抓手 ,形成了一個 巨大的流量入口 。
而每尊菩薩都基于自己的 子賽道 構建了自己的 私域 ,沉淀了一大波粉絲。
以千佛千面的運營策略實現了 高效的個性化服務 和 最大商業化變現 。。。
公關配合
▼
除了 臨時抱佛腳 ,平時也要 常聯絡感情 。
不得不說
加上廣告人黑話的寺廟經濟
也太賽博朋克了
最后
周末了
建議想要去找菩薩賦能的朋友
不要僅局限于 一單一平臺
需 聚焦全平臺
利用不同地域寺廟菩薩特性
進行 針對性的祈福投放
在深入 垂直領域 之前
先 抓好大盤
所以拜 細分領域的菩薩 之前
最好去主殿拜一下
多角度挖掘圈層
利用 不同kol的福緣 形成合力
以最低成本得到 福緣最大化
多區域聯動形成 矩陣
打出一套 組合拳
進一步積累 好運勢能
加持財運、事業、姻緣
各方面 運勢互補
同時 加深菩薩印 象 使其好感上升
進一步得到菩薩
資源傾斜
PS:以上純屬借勢發揮,如有冒犯,就當玩笑。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