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預測術化解之道?想要明白這些,我們首先需要從預測術的原理開始說起,凡事都要明白為什么這樣,而不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從根本源頭上講清楚事情的本質,是沒有辦法弄清楚預測術的化解之道。
在這個世界上,我將世界分為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客觀世界就是真實的世界,這個世界并不依據個人的主觀思想而發生變化。比如說,日夜更替,天行健,元亨利貞。天道日月的變化,并不依靠主觀的思想而進行改變。無論人世間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日月總是在不停的轉,永遠轉個不停。這就是客觀世界,是人的意識活動之外的一切物質運動的總和。而主觀世界,則可以被稱之為精神世界。他存在于人的大腦之中,是人們理想的世界。比如說,我希望這個世界上永遠都是光明,沒有黑暗。而事實上,這樣的世界只存在于人的大腦之中,因為現實的客觀世界中,是不存在永遠光明的世界。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總是存在一定的差異性,甚至是矛盾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主觀意識,用來認識世界。比如有的人認為這個世界是由神靈創造的,有的人認為這個世界是由物質產生的,而是非神靈的。不同的世界觀代表著不同的主觀意識,而主觀意識往往容易和客觀世界相違背,甚至產生很多矛盾。
眼睛看到的未必是真實的,耳朵所聽到的也未必是真實的。由于一些感覺器官的差異,導致我們所感受到的容易和客觀世界相違背。螞蟻一直處于二維世界,用螞蟻的感受來看待人類,并不能看到全貌,這是個體的局限性,還有維度的限制。而同樣人類來看待比我們更高層次的世界維度,也如螞蟻一般,我們很難憑借自己的感受正確的認識世界。所以這個時候理性思維就來了,所以這個時候需要用到數學和物理的方法去探索世界,這樣可以在極大的情況下避免自己感情思維的局限性。
馬克思主義強調“調查研究,實事求是”,根據我的經驗來看,事情的失敗與否,往往和自己對這件事情的認知有著巨大的關系。當一個人對一件事物認識得越清楚,那么做起事情來就越得心應手。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有一回我和幾個朋友在上一把鎖,這把鎖很奇怪,經常鎖不進去。最開始,我們往往是經常用蠻力胡亂鎖上去,幾個大漢一起胡亂推拉,但總是鎖不進去。我們很奇怪,一致認為是鎖壞了。在后面我意識到自己還沒有徹底弄清楚這把鎖的原理是什么,就憑借自己主觀上的思想,憑著自己過去幾次失敗的經歷,就主觀而又片面的認為鎖是壞的,這當然是一種不客觀的行為。于是我又專門花了幾分鐘將鎖內部的結構調查了一番,又通過幾次嘗試,來判斷在什么方向會失敗。最終,也不過幾分鐘,我就確定了過去之所以沒有把鎖給鎖上,主要在于鎖的一側是凹槽,其他側沒有凹槽,失敗的原因是鎖了沒有凹槽的地方,自然鎖不上。我利用鎖上的標識確立每次凹槽點之后,不過幾秒鐘就鎖上了。我將我的調查結果報告給我的朋友們,告訴他們光靠蠻力是沒法鎖上,一定要弄清楚這把鎖的原理。隨后,他們都按照我的方法進行嘗試,很快就鎖上了。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沒有把客觀事實弄清楚,就簡單的用主觀思想來做事情,僅僅用這種形而上學的空想,哪有幾個能成功的?必須要學會正確的認識客觀世界。
但認識客觀世界又豈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人的自身感官極其容易出錯,人有各種欲望,各種情緒,都會干擾自己對于客觀世界的分析。這就如同杯中之水,在平靜的時候,能很清晰的照到月亮的虛影,但當水受到自身感官,欲望情緒的波動,那么月亮的虛影就開始搖搖晃晃,這時又怎么能正確的認識客觀世界?必須要通過某種方法,進行理性客觀的分析。當我們在面對客觀世界的時,為了盡可能的不違背客觀事實,我們中華民族發明了《周易》,《周易》作為四書五經之首,是整個中華民族的活水源頭,在整個中華民族思想史中占有獨特重要的地位。《周易》將整個客觀世界分為六十四個卦象,通過類比歸納的方法等,來反映事物的客觀實在性。
早在上個世紀,蘇聯的科學家發明了一款相機,可以看到植物的影像。在植物還是小苗的時候,相機就已經開始提前捕捉到植物的氣數,后面果然長得和相機拍的一樣,我想這也可以比作預測術的原理。預測術,簡單來講就是通過已知和未知的事實經過一些客觀規律進行預測,從而推測出最終結果。易學,來源于生活之道,一切都是不脫離實際需要的。這個世界有一種叫客觀規律,我稱之為易理,這也是事物的道理。就好比日落而息的道理一樣,這是一種真理。但是這種真理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我們沒辦法直接預知真理。但是我們可以依靠事物的象學來進行探索事物的客觀規律,這叫透過現象看本質。馬克思主義哲學強調以實踐為主,“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最終是要通過實踐我們獲得真理,而通過事物的表象進行分析,使得我們能夠挖掘到更加深層的道理。古人強調格物致知,其實說得也是這個道理。看到荷花就能分析出“出淤泥而不染”的道理,這是通過荷花的表象性質分析更加深層的道理,從而運用于人事等各個方面當中。
中國古代一直強調天人合一的觀點,這個世界是一個普遍有機整體,一切事物都有這樣或者那樣的聯系,而非割裂開來的。而西方的實證法其實也是根據實驗的現象來探明世界的本質道理,無論是科學還是馬哲,或是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觀點,都離不開這個道理。不切實際的主觀臆想道理,只會出現很多唯心的東西,這些都不能算上真理。
毫無疑問,中國古代的傳統數術是經過無數先哲們的實踐探索出來的,并不是憑空捏造的,否則根本就不會一直傳承到現在。中國傳承數術傳承的包含中國古代的天人合一觀點,其實也是通過看事物的現象來探究事物的規律。預測術通過將實際的事情轉換為一種專用的特殊符號進行模擬,然后再根據其生克制化等方法綜合來判斷事情的過去、現狀、未來、結果等。這就好比我們下棋,通過符號將事物模擬戰爭博弈,然后決出勝負。當然,預測術里面包含的內容也更加高級,涉及到的事物也十分廣泛。
但這也其實非常考驗卦師的水平,因為周易預測術并不會直接告訴你事情的成敗吉兇,這往往需要你進行分析才行。就拿奇門遁甲來說,奇門遁甲反映的是客觀事實,而客觀事實是動態的,以目前傳統的奇門遁甲盤來說并不會跟著事物的動態發展一起進行變化,往往我們捕捉到的是某一時刻的局,局中的信息包含著能量,這些能量是可以通過奇門局進行推演,但這推演起來并不輕松。一件事情,表面上看起來很好,實際上氣數并不足,雖好但推動不了事情的發展。而一件事情,表面上看起來很兇,實際上氣數不足,即使很兇,但是依舊不會推動下去。吉中藏兇,兇中藏吉,事情就是吉吉兇兇,樂極生悲,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是易學,也符合世界的客觀實在性。畢竟,我至今為止也很少能看到大吉大兇之象,吉兇總是在不停的轉化,這是客觀世界的原理之一。
談起預測術,很多人都會認為預測術預測出來的結果就一定是最終結果了,我們無論經過何種努力,都沒有辦法改變最終結果。其實不然,這樣難免會陷入機械唯物主義當中,進行悲觀的哀嘆。
這樣的思想,實際上我是十分不贊成的,這是一種宿命論思想,在實際生活中,并非如此。隨意舉個最簡單的物理問題,我們列個運動學公式,我們通過運動學公式可以模擬預測出事物運動的走向,通過初速度和加速度以及時間來計算位移。按照這個運動學公式走,我們只要輸入常量和變量,基本上就可以將勻速加速度運動弄得清清楚楚。但是,真正的客觀世界真的就只有這么簡單嗎?難道就不考慮其他運動?不考慮實際情況?這些在預測學上面也是存在的,比如說我們通過某預測學將事情預測了一遍,但是限于術數的局限性以及自身的能力,我們只能算出這一點,其他就算不準了。但事實上,那些算不準的,模糊方面的事情,又可以變化萬千。比如我算他有腿腳受傷之象,他可以是輕微的擦破點皮,也可以是扭傷,甚至骨折,甚至截肢。到底是怎么樣?這個要看預測師父的能力,也要看預測術本身的情況。
“冥冥之中,自有天機”。人算不如天算,天機著實難料。因為會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在里頭,原本算死的東西,卻能活起來,這是意料之外的事情。但是,我們卻不能因為這些事情,就直接否定了預測術本身,否定了利用預測術進行化解的可能,從而說:“一切都是天意”。盡管事情在變,但是我們只要抓住主要方向來化解,把已知確定的信息,用一些手段化解,不是很難的事情。比如說,我們現在已經確定前方有車,我們的條件都在公式里頭顯示,現在為了避免車禍,我們只需要在離前方不遠處,通過公式計算,在某位置及時剎車,即可避免此災。但是,如果時間已經來不及了,禍已侵身的情況下,除非是冥冥之中有意料之外的天意,那么化解自然是無效了。
魏文王曾問名醫扁鵲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于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鵲答:“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問:“那么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鵲答說:“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發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率先能鏟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只有我們家的人才知道。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于本鄉里。而我扁鵲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來放血、在皮膚上敷藥等大手術,所以以為我的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
真正等災難來臨了,再來化解,其實那已經為時已晚,難度大為增加,即使僥幸化解逃脫,難免會存在后遺癥。最好的辦法是要做到未雨綢繆。也就是在災難還沒成型的時候,就能夠提早預知出來,這是上上之道。所以,有一種情況是事物氣數不全的時候,或者說才剛剛成型。這個時候可要注意了。遇到這種情況(比如說奇門局里面的能量弱,以及六壬局里面的四課不全等),我們要第一時間找出來,然后將問題扼殺在搖籃里面,這樣也是一種化解之道,未雨綢繆,效果最好,風險也最低。
有些化解,能夠成功,有些化解,能夠失敗。其主要原因還是取決于我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有多少。假設,我們已經算出,提前在某位置剎車,但是突發意料之外的事情,車子的剎車出現問題,那這次的化解還是失敗的。反之,我們雖然已經無法剎車,但是通過打方向盤,也可以進行一次化解,或者對方進行了非勻速直線運動的運動,不按照自己計算的套路出牌。現代西方運籌學,就是按照這些原理來做的,這既是他們的長處,也是他們的局限性。因為我們不可能將這所有的事情,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我們并非西方全能的上帝,而周易預測術卻可以在不經過調查的情況下,運用一些特殊的方法,預測出一些信息。通過這些信息,我們可以抓住主要矛盾,更清楚的知曉客觀事實,從而達到化解的作用。
直接敘述道理或許很難明白,不如我們舉個例子。假如你是一名軍隊的指揮者,現在正在進行一次正義的戰爭。但通過匯報,已經提前預知接下來的戰爭一定是非常艱難的,對方強于十倍兵力于我。那么這個仗,還要打下去了?
此刻我不僅想起孟子說的一句千古佳話:“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打下去,雖然輸了,但是我們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當逃兵,當漢奸,或許能勉強活下來,但是從道義上是不允許的。很多事情都是這樣,即使你明知道前方有老虎,但依舊還是向著虎山行走。對方于十倍兵力強于我,這個是非常明顯的道理。這個時候,提前用奇門或者六壬測算一下,得出大兇的格局。那么你還會走嗎?恐怕就更加不能走了,除非你自己壓根就想著逃命。這種道理,就好像已經到了刑場這邊,禍已侵身。生死恐怕由不得你自己,無論你是通過眼睛看到的實際情況還是用預測術預測到的實際情況,遇到這種事情,我們已經沒有辦法了。前者是道義上的問題,不得不這樣。后者根本就是無論怎么樣,這件事情都沒辦法改變。這兩者情況,預測術沒辦法改變,只能順其自然。除非你放下道義的問題,放下這一切。
有人看到這里,可能會在想。既然預測術是這樣的機制,那么我無論是做還是不做,其實結果都是這樣,那不如就直接順其自然好了。如果你真的這么認為,那你認為的未必是正確的思想。其實不然,這是一種思想局限性的問題,還有一種情況是你可以進行改變的。比如說,行兵打仗的時候,只要你不被困在城里面,你就有辦法往其他方向走。提前預知到了這些事情,你就能想辦法改變。如果你在刑場,看守不嚴的話,還是可以想辦法借機跑掉的。所以在預測術里面也是一樣,里面肯定有玄機之處。只要你能知曉客觀世界的真相,能夠明白那些客觀規律。在你知而敵不知的情況下,你就總有辦法逃脫災禍。
談論道理也許很簡單,但是要結合實際情況卻一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不是那個時期的將軍,我當然不能妄加猜測他們那一刻的想法。但是,很多事情卻能通過事實案例來說明,其實客觀世界我們知道的還是太少了,高明的人往往對于客觀世界的情況了如指掌。
偉大領袖毛主席在1947年曾做過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就是在1947年放棄延安根據地,當時很多人都不理解。毛澤東鼓勵廣大戰士說:“我們打仗,不在一城一池的得失,而在于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敵人進延安是握著拳頭的,到了延安,他就要把指頭伸開,這樣就便于我們一個一個地切掉它。要告訴同志們,少則一年,多則兩年,我們就要回來,我們要以一個延安換取全中國。”
1947年3月18日黃昏,毛澤東從容地吃過晚飯,同周恩來一道撤離延安。在主動放棄延安后的一個半月里,西北人民解放區以不足3萬人的兵力,按照毛澤東提出的“蘑菇戰術”,同比自己多達10倍的國民黨軍隊從容周旋,三戰三捷,消滅國民黨軍14000多人,拖住了胡宗南這支蔣介石的戰略預備部隊,有效地策應了其他戰場的人民解放軍,并為西北戰場和整個解放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真正實現了毛澤東所說的用一個延安換取全中國。
美國政府在1949年發表的《白皮書》,對這段歷史有著這樣的評價:國民黨軍“攻占延安曾經宣揚為一個偉大的勝利,實則是一個既浪費又空虛的、華而不實的勝利”。1959年,臺灣編寫的《戡亂戰史》也說:在西北戰場上,“戰斗進行中,我軍因情報搜集無法進入‘匪區’……影響于指揮及部署之行動不小”。而共軍則“始終憑借其嚴密的情報封鎖,靈活之小后方補給,以避實擊虛,鉆系流竄……不行主力決戰。尤以陜北原已人煙寥落,‘匪’復利用其地方組織,將僅有之人與物資等可資利用之力量全部撤離,使我軍行動之區,渺無人跡;行軍作戰,均發生極大之困難”,“我軍主力始終被‘匪’牽制于陜北,一無作為,殊為惋惜”。這些事隔幾年、十幾年后所作的評論,倒是多少說出了一些真情,也更加證明了毛澤東這位戰略大師當初主動撤離延安決策的正確性。
這個案例和我之前說的情景一致,但是高明的領袖往往懂得變通,周易預測術的本身就是對于客觀事實的反映,什么時候我們遵循客觀規律,什么時候我們就能獲得成功。什么時候我們違背了客觀規律,什么時候我們就會失敗。我們通過這些預測術,獲取對于未知知識的信息,然后根據這些信息,可以進行化解。而這化解的過程,其實本身需要的是我們對客觀世界的了解。什么都不了解,什么都不清楚,就照葫蘆畫瓢進行“化解”,無論你用符箓還是用什么,我可以肯定的是基本都沒有什么用處,因為沒找到根本的問題,自然就沒辦法解決。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在對學生的傳授過程中,非常注重對于數理奇門的研究。只因為一句話,如果有人不懂數理奇門,就直接說自己會法奇門,那這樣的“法奇門”我會給其打個問號?什么都不清楚,靠什么來化解呢?化解的本意是改造世界,我對“改造世界”的定義是指不斷“認識世界”的同時,對主觀思想和客觀事物進行調整以使它們和諧共存。
正如毛主席在《反對本本主義》中明確指出:“你對于那個問題不能解決嗎?那末,你就去調查那個問題的現狀和它的歷史吧!你完完全全調查明白了,你對那個問題就有解決的辦法了。一切結論產生于調查情況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頭。只有蠢人,才是他一個人,或者邀集一堆人,不作調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辦法”,“打主意”。須知這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辦法,打出什么好主意的。換一句話說,他一定要產生錯辦法和錯主意。”
要想學好預測術化解之道,必須深入理解預測術想要表達的信息,絕不可在不理解不清楚預測術卦象的含義之前,就私自為他人進行化解,那樣的化解,本身不存在什么意義,更多的只是心理安慰罷了。
化解之道,源于生活。生活上我們是如何化解的,在預測術上我們依舊也是用這個方法化解。化解從來不拘泥于教條主義,隨機應變,但是一定不能脫離生活。一方面是尊重客觀規律,一方面是要保證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兩者缺一不可。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