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門遁甲理法指引

有人問我,學習奇門遁甲究竟應該怎么才能做到百發百中?我的回答是必須從學習理法入手,才能真正的做到這點。奇門遁甲是一個很龐大的體系,里面擁有55種奇門符號,這些內置符號疊加在一起可以產生無限種吉兇禍福。有些人或許不相信,但是想想學習英語單詞只需要26個字母,即可組成浩瀚如海的辭典。而奇門擁有55種字母,這些疊加的象意足以看遍人間之事了。近些年,我逐漸發現奇門遁甲加上五符和穿壬之后,信息量遠超55種符號。在這種情況下,對比六爻只有6種符號,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當然,凡事皆有利弊。奇門的信息量如此之大,為何還不如六爻準確?這句話本身就是偽命題,因為一門嚴謹的術數都是非常準確的,只是用法和信息量的問題導致術數本身存在些差異,以及卦師自身的水平也是非常重要。奇門遁甲的信息量遠遠高出六爻,所以在判斷起來,也是遠遠高出六爻。現代著述奇門遁甲的作者往往在寫作之時,對于基礎往往只是粗言片語,幾頁就概括了其中的內容。而古籍存留下來的知識也僅僅是只言片語;相對比六爻的書籍,在整個周易圈是浩如煙海,《增刪卜易》里面野鶴老人以嚴謹的態度批判了之前六爻書籍的各種理論錯誤,并存留了四十余年的卦例。后李文輝、李覺子等有名的易學高手耗盡一輩子的時間去科研占驗。理論占驗一百次,全部都應驗的理論保留下來。若都不應驗的理論則刪之。之后經過各種演變,整個六爻體系才得以完整的保留下來。

 

奇門遁甲的歷史雖然源遠流長,但在傳承過程中卻不如六爻那般完整。在古代作為軍事秘籍被古代帝王所忌諱,以國家之力封殺奇門遁甲,致使奇門遁甲留下來的傳承非常少。到了近代,張志春《神奇之門》才將奇門遁甲真正的流傳下來。可是僅僅是《神奇之門》這本書相比于浩瀚的奇門體系,顯得非常力不從心。經過現代人不斷的探索,奇門遁甲已經有一定的進步,但是這點進步還是遠遠不夠的。現代有很多無良作家,初學奇門遁甲不久,就開始著書立傳,殊不知初學者如何能看透里面真正的吉兇禍福。僅僅是奇門遁甲排盤和克應就已經夠令人頭疼了,后面的知識要認真研究下來,必須要幾年的時間。這還僅僅是初步掌握,要想將其深入打磨,又需要花費數十年的時間。當然,學無止境,要說如何將奇門遁甲真正的精通,需要的時間或許是一輩子。

 

當然,也有很多人走捷徑。通過排盤軟件將奇門遁甲的基礎和克應直接跳過,轉而直接進入判斷環節。這樣做的好處是避免了繁重的背書任務,節約了時間。而壞處是初學者基礎不牢,又不愿意真正花費苦功夫。為人占事,還要邊看軟件邊去百度,這如何能做到百發百中?也許就是碰巧蒙對了而已,對于其中不準確的地方卻怪奇門遁甲不準確,殊不知這不過是卦師自己能力有限。

 

我為了去搞懂這個問題,在多年的實踐和探索過程中,還研究了不少其他術數。在易學術數圈里,雖然體系不一樣,但根本的原則是相通的,無非就是陰陽五行天干地支八卦而已。雖說僅僅是這些,但是其中的奧妙,又豈是一本書可以說盡的?這要求學者不斷的揣摩其中的奧妙,將其中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在實踐當中反思理論,并創立新的理論進行實踐。

 

然而,現代很多學習奇門遁甲的人卻不從最基本的原理還是入手,總想著一步登天,這在學習的道路上屬于好高騖遠。陰陽五行天干地支八卦,里面該背的理論,該背的象意真正的去背了嗎?或者說真正的去理解了嗎?奇門遁甲里面的克應,真正的去背誦了嗎?里面的內容真正的理解了嗎?《周易》這本書真正的去看過并理解了嗎?奇門遁甲能夠做到快速的手動排盤嗎?

 

對于大多數人,能做到這些的確是個疑問。但是在學習的道路上,容不得馬虎。學習占卜并非是出來炫技,為人占一些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在一些關鍵的地方必須要花費苦功夫,扎扎實實的將易學基礎掌握,否則又如何去探索真正的大道呢?

 

將基礎扎扎實實的掌握,這是第一步,完成了這一步便可以超越大多數同行。第二步就可以開始正確的學習理法。

 

在物理學上,很基礎也很常見的就是將事物化繁而簡。任是對方做各種運動,我們皆舍棄不用。我們只要把關鍵的事情看成質點,然后著力探索這個質點的運動究竟能不能到達那個位置,這就夠了。比如占驗事業究竟能否升遷?若是探究老板是個什么樣性格的人,單位是什么?周圍的風水又是如何?這些問題未免太過于偏題。我們在實際占驗問題當中,將這些問題判斷正確,并不能對實際回答能否升遷有實際效果,這些只能作為次要矛盾。哲學里面說過,我們要抓住主要矛盾。

 

在復雜事物發展過程中,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其他處于從屬地位、對事物發展不起決定作用的矛盾叫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賴、相互影響,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所以我們拿到局的第一件事情只需要抓住能否升遷這一個問題即可。其余問題,是次要矛盾,只能作為參考變量,而不能作為我們要重點關注的事情。如果反之,那是嚴重的舍本取末,眉毛胡子一把抓。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在判斷事情過程當中,能夠仔仔細細的將一些無關問題斷的非常細致,讓求測者眼前一亮,但是對于求測者真正關注的大事情卻選擇避而不談,或者最后竟然沒有算對。

 

象法是無邊無際的,理法卻是有實際的。在運用象法的同時,必須注重于理法。理法是奇門判斷事情的重中之重,絕對是不可忽視的主要矛盾。對于實際的判斷,如果用神的象意太過復雜,有吉有兇,我們無需關注里面的具體象意。我們只需要將里面最關鍵的地方抓住,這個宮位往往是玄機之處。然后抓住這個玄機之處最根本的象意是什么,吉兇又如何,能量是否夠用?通過一系列的生克制化去判斷,往往能真正的判斷吉兇。

 

只是很可惜,大多數人在判斷事情當中,經常會把一些無關或者關系不是很大的宮位作為用神去判斷,或者抓一大堆用神去判斷,說了一大堆信息,其實這些信息都是化簡而繁。原本簡單的事情,卻變得異常復雜,斷到最后往往不知是吉是兇。

 

我學習過六爻的判斷方法,非常的簡潔明了。六爻只有六個用神,我們只需要抓住其中的用神,判斷其能量,還有原神、忌神、仇神對用神的刑沖克害,通過具體的法式,即可知道事情的吉兇成敗。如此一來,簡潔明了,無非抓十幾個用神去判斷,一目了然。

 

這在古代幕僚群體中,非常常見。要知道在古代,奇門遁甲是運用于軍事,絕非像如今現代人一般,買個菜都要起奇門局看看是否能買到。在古代,軍事是頭等大事,運籌的好壞決定著一支隊伍的生死命運。若是決策的不好,是要被殺頭的。所以古代幕僚非常謹慎,他們將奇門符號里面的眾多象意化繁為簡,簡單到僅僅知道吉兇即可,然后用至誠之心進行起局判斷。百占百驗,絕無虛驗。

 

如在《奇門旨歸》當中,我拿出一些案例進行分析

 

一、咸豐癸丑九月初三申時【粵匪寇興國州城課】

 

陰四局、乙巳日甲申時,符使同泊坤宮,天庚加地庚,夫庚為太白、為賊,天地同臨,應主賊勢倡狂,城為所踞,數定故也。

 

二、乙卯五月初九辰時【賊陷義寧州城課】

 

陽三局、庚午日庚辰時,值符泊中客也,加地庚為飛宮格,兇不可當。值使泊坎、我也,受中宮土克,又臨以杜門,主閉塞不通,又伏天庚加地丙,犯太白入熒兇格。經曰:白入熒兮賊即來,又是日、是時為夏至,正陽極、陰生,交戰時也,無可制伏,合觀主宮不吉如此,故城為賊陷,屠戮一空,亦數定也。

 

三、光緒乙亥十二月十七巳時【援黔毅新蘇軍由施洞口繞赴湖南靖通邊境防剿四腳牛六洞亂苗出軍課】

 

陽二局、庚辰日辛巳時,天值符泊中,我也,坐太陰吉神,天丙又飛來暗伏,且中五為主宰之宮,八宮皆聽其統率,故吉無不利,值使同傷門泊坎,敵也,受我宮中五土克,應主戰勝攻取,出門有功。

 

言簡意賅,僅僅是抓住其根本象意和吉兇,便知事情的結果。這是古代高層次預測術的穩定性,是某些預測術所無法觸及的。軍師府清乾散人作品。若用這些預測術去占驗買菜,雖說只要方法用對也會準確,但卻是高射炮打蚊子,雖然準確,但無實際用處。

 

當然,預測術也是在發展中不斷的探索中。若是僅僅用理法去判斷,也是無法完全發揮出奇門遁甲的信息量。在易學術數體系中,理法猶如人身上的骨頭,而象法則是人體身上的肉。理法可以以嚴謹的方法準確無誤的判斷事情的吉兇禍福,象法可以將人世間的悲歡離合繪聲繪色的講述一個個優美的故事,所以兩者一定要認真兼看。

 

當然,理法是作為拿到奇門局判斷的第一要素。預測的目的在于得知人世間的吉兇禍福,并進行改之。正如野鶴老人所說的一樣,六爻的六神本身并無完全的吉兇,而吉兇完全就在于理法。用神應吉即使是兇神惡煞也呈現吉像,反之即使是呈現吉神出現,但用神應兇,也一樣會應驗一些不好的象意。

 

在分析完主要矛盾和具體的吉兇福禍之后,這時抓住次要矛盾并用象意進行擴展就顯得非常重要。次要矛盾的解決影響著主要矛盾的解決。所以次要矛盾解決的好,有利于主要矛盾的解決,所以次要矛盾也是需要去分析的。在分析完主要矛盾之后,再一層層的往下進行分析,這個時候條理性十足,不會出現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情況。我們根據邏輯,一步步的往下進行推演,合理的運用奇門遁甲為我們運籌決策,這是合理的。如果反之,抓不住主次矛盾,濫用象意進行分析,在判斷的過程當中會給人一種條理不清的感覺。最后的判斷結果,能否準確也是十分難說的,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學習奇門遁甲的人,看完別的作者的判斷之后,依葫蘆畫瓢去判斷,卻不能準確的問題之一。原因就在于其一作者的判斷方法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問題,其二是沒有遵循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條真理,其三是條理不清,沒有真正的掌握到奇門遁甲的判斷要訣,作者也沒有寫清楚。其四是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所以,奇門遁甲如何做到百發百中。關鍵是處是把事物的道理真正的搞明白,要將奇門遁甲上升為哲學思維的高度進行研究分析。先從夯實基礎開始,以扎實的易學功底來應對每一盤奇門局。然后再用邏輯辯證法,從主要矛盾開始分析,再到次要矛盾,一步步進行有理有據的分析。在這過程當中,要堅持化繁而簡的原則,一步步的往上推演。然后根據各種主次矛盾,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又要學會統籌兼顧,恰當地處理好次要矛盾。在這過程當中,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并做到充分的運用周易的理、象、數去運籌。如此一來,才能理清易學的本質思路,真正的掌握奇門遁甲。

阅读全文
聲明:站內所有資源均來自網路收集或使用者上傳分享,本站不擁有此類資源的版權,水印不代表署名僅用於防盜。
0

評論0

請先
顯示驗證碼
沒有帳號?註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