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大城市都有一條母親河,大家知道河水為我們生活飲用所需,同時河流也便于低成本的運輸。但同時河流在堪輿學的角度對于城市的選址也有影響。 我們常講好的地方出人才,稱”人杰地靈“,就是這個地方? 風? 水 特別的好,生氣能為當地人采集所用,反之,氣沖太過不為和,“窮山惡水出刁民”,說明這個地方? 風 水 很差,民風惡劣。
在堪輿選址中為什么水那么重要,葬經里有過解釋。 經書上說: “葬者,藏也,乘生氣也”。
生氣從何處來呢? “夫陰陽之氣,噫而為風,升而為云,降而為雨,行乎地中,謂之生氣”。 這里說生氣來于天與地的交感,氣行地上。
如何得到這種生氣?八卦中乾卦(天)和坤卦(地)就有生氣。大家都知道“氣”雖然是我們生活所需要的一種物質,但是它是流動的,不像豬肉和雞蛋,將它放在冰箱需要時慢慢地享用即可。流動的氣體我們怎么可能像雞蛋鎖在冰箱一樣,需要時我們再來取用呢?當然不行。再說真正讓你將空氣鎖起來的話,這種生氣也會變成死氣,食物就會因氣不流動而腐爛發鼻,我們生活更是糟糕。可見,我們要將天地交感產生的“生氣”為我們所用還是有許多學問的。
要想得到生氣,將生氣要為我們大家所用,怎么辦?《葬經》上說: “氣行乎地中,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 氣一定是流動的,如何能辦得到呢?主要靠風和水(即巽卦和坎卦)。五經之一的《青囊經》下卷: “外氣行形,內氣止生,乘風則散,界水則止”。 要取用生氣,風和水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風吹過來“生氣”就散去了,遇到水時“生氣”就停止下來。這就是老子講的“沖氣以為和”的道理。
因為生活中不可能沒有風,風無處不在,無孔不入。往往我們只是擔心風過大,將生氣吹散了。要將生氣停留住為我們所用,這時八卦中的物質只有坎卦水能擔任這個角色, 因為“氣,界水則止” ,這就是郭璞講的氣聚之不散,行之有止的最好辦法。因此,《葬經》方法篇上說: “風 水 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因為有水才能更好地使生氣“聚和行“。這說明了河流在城市選址中的重要性。
所以點穴(或城市選址)需要選擇有水的地方,因為有水才可以更好的“乘生氣”,使生氣為我所用,以得到更好的運氣,使我們(或祖先)居住之后身體健康、事業發達。正如 廣 州 有豐富的珠江水一樣,它源源不斷從西往東流,經過時又有多道彎或大小島阻攔,能止住生氣。珠三角城市群也因此而得天獨厚。
堪輿講究的地理五訣: “龍、穴、砂、水、向”。 要想得到“生氣”,除了河流之外,還要綜合其他因素來看。
01.龍:婉延曲折的山脈
中國地勢是西邊高東邊低,水往東流,這也應和了金生水的象。
比較典型的是天山山脈、青藏高原的昆侖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這三大山脈又以中間的昆侖山脈為綜,所以古人說昆侖山乃天下龍脈之祖。昆侖祖脈向東方邁進,由此形成北龍、中龍和南龍三大龍脈,這是在中國,其實還有兩條龍脈延伸到了中亞與歐洲。
當然,龍有大有小,除了三大龍之外,隨著山脈的延綿起伏,也有很多大大小小的中龍和小龍。《葬經》萬乘篇中講:“上地之山,若伏若連,其原自天”。山的走勢,就是龍脈的走勢。中國多部分地區都是山區,所以山龍到處都是,隨處可見。
02.穴:由龍決定
往大處說,中國的三大龍,形成北京、中原及關中(西安、洛陽、開封或南京)和廣州三大穴場,這些穴場歷史上都有過時間或長或短的都城,這在中國的歷史和文明進程中扮演過重要的歷史角色。北京穴場由于來龍有力,格局很大,其它地方無法比擬,故為近現代都城,人口多達二千多萬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幾個城市之一。
中原洛陽和開封在歷史上有過其輝煌,但是隨著現代文明的加速發展,海上貿易和運輸越來越重要,其地理環境上由于遠離海邊,已經難以承受都城的功能。另外一個最為重要原因則是黃河水龍的枯竭,致使龍穴無力。進而,中龍轉向到南京和上海一帶發揮其作用。長江三角洲現在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
廣州作為南龍的穴場,穴場連至香港和澳門區域范圍也相當大,珠江三角洲中心經濟相當發達,在國家經濟建設中發揮經濟和體制改革的排頭兵的作用。
03. 砂:青龍、白虎、朱雀和玄武四象
《葬經》四勢篇上說:“地有四勢,氣從八方。故砂以左為青龍,右為白虎,前為朱雀,后為玄武。玄武垂頭,朱雀翔舞,青龍蜿蜓,白虎順俯。形勢反此,法當破死。故虎蹲謂之銜尸,龍踞謂之嫉主,玄武不垂者拒尸,朱雀不舞者騰去”。
這是對四象地要求的最好描述。其中我們要特別注意龍虎抱衛。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四象地的要求,從大到都城,小到一個穴位或住宅其道理都是一樣的,人居和諧環境就是這四象有機地組合和搭配,以達到藏風聚氣的效果。
04.水:河流、湖泊
《葬經》上說: “ 風? 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前面講過了,這里不再贅述了。
05.向:向即立向
太極一旦定下來之后,圍繞太極將穴場周圍360度進行全方位地考察。
一般來說,房屋后靠要有山,前方要有水,前方就是向。風 水上山與水的配合是非常重要,非常精細的,八卦中每卦又分為三個山向(羅盤上分八干四維十二支),周天360度一共二十四山向,南北為子午(子山午向或午山子向),東西是卯酉(卯山酉向或酉山卯向),其它就不一一舉了。
“向”如何與龍、砂、水配合是有很大的學問,“分金差一錢,富貴則不見”,如何取舍是對 地理師的最大考驗。地理師的水平高低就在于取什么樣的地來進行尋龍點穴,同樣一塊地又如何來進行分金立向。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