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派紫微斗數入門 | 中國古天文簡介

紫微斗數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曾經秘傳的星象學。據傳起源于漢唐,由道家 陳摶(tuán)老祖 所傳,自古以來多為宮廷掌握,民間很少流傳。直到近幾十年來,才開始流行。

不說深奧的。 其實就是每個人出生時,日月星辰,根據你出生的方位、年、月、日、時投影出了的一張“ 地圖 ”,紫微斗數就是根據這張“ 天盤 ”,依歲限變化所做的人生軌跡模擬。 日月星辰引動24節氣變化,地水火風種種自然因素又作用于人體,進而影響人的走向。

由于傳承的斷代,很多歷史考據已是非常難,但是通過近代很多民間大師的傳承,紫微斗數又重新發展了起來,為更多新時代的年輕人所接納。

編者師承: 東派紫微斗數-王星東先生(網名:玩轉地球)

王星東先生也是行業翹楚“文墨天機APP”的首席合作大師之一。紙上得來終覺淺。王先生通過十幾年的實戰,上萬案例的復盤,總結了一套體系化的東派斗數論斷技法,能夠快速切入人生要點。本派兼容并蓄,只要是能夠經得住檢驗的技法,都會作為傳承的瑰寶。

△東派紫微斗數?王星東先生

本公眾號,主要是將門派創始人王星東先生親授的知識進行整理傳播,希望幫助更多斗數小白讀懂手里的人生地圖,看懂人生劇本,解開人生密碼,讓行之路變得更敞亮。

在學習紫微斗數之前,希望讀者能多了解下我們中國傳統天文學的魅力。在頭腦里面對紫微斗數先有一個感性的認知。

01

了解中國古代天文學

中國古人把天上星宿分為 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 。

其中,三垣是指 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 。而紫微垣是三垣中的 中垣 ,居于 北天中央 ,有”紫微正中”的說法,又稱中宮、紫宮。古人認為紫微垣的位置永恒不變,故成了代表天帝的星座,是天帝居所的天宮所在地。

傳統紫微斗數用星108顆星,東派紫微斗數用星是117顆。雖然很多人認為一部分是 實星 ,一部分是 虛星 。但編者認為,日月星辰影響地球的節氣變化,進而作用于世間萬物,一切術數淵源于歷法系統,而紫微斗數是赤道天球系論命(注重北極紫微星、中天太陽太陰、北斗九星、南斗六星、二十八星宿)。故此,編者認為虛星說法有待商榷。

所以,在學習紫微斗數之前,了解我國古代天文學是非常有必要的。你會被古代先賢的智慧所折服。

編者曾經看到過一本非常好的書 《中國星空帝國》 ,圖文并茂地介紹了中國古代星官體系。

自媒體“ 國風學子沐子欣 ”同學,將中國星空帝國系列做了比較完整地講解呈現。所以,入門紫微斗數前,希望讀者能夠先整體了解下中國古代的天文學情況。 該系列共10集。 沐子欣在B站及其視頻號上均有更新。書籍感興趣的朋友可自行購買。

△ 點擊觀看視頻

02

了解天干地支

那么,在紫微斗數中,天干地支,需要我們非常熟悉:

10 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12 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圖片來源 魏磊 《漫畫命理》, 如侵權,聯系刪除

那么,天干地支到底是怎么來的呢? 當然也是中國古先賢仰觀天象,俯察地理而來。如果覺得太復雜的同學,以下內容可以不看了,只要牢記天干地支是哪些就行。

十天干

現代天文學證實, 木星是太陽系里面最大的一顆行星 ,她對地球的影響是最大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太歲星。 土星 是 太陽系里第二大行星 ,她對地球的影響是第二位的。所以,從地球、木星、土星的位置來看:

木星繞太陽一周的時間約12年

土星繞太陽一周的時間約30年

按每年的運行軌跡排列組合,每隔約10年,地球、木星、土星、太陽基本就在一條直線上,所以我們一般會說十年為一大限/運。 而 天干就是古人以太陽為首的日月星辰(金木水火土星等8大行星)對地球的綜合影響。

圖片來自網絡 如有侵權請留言后臺刪除

古人把天上的二十八宿當作描述天體的坐標,將二十八宿平分為10份 ,按順時針旋轉方向排列,以 箕宿 為起點,分別定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環形的天干時空方位,以表示能量變化的過程。

資料來源 知乎博主 loridic聊學習力

二十八宿就是天上的28組星座,因為相對于地球,這些星座的位置基本上是不動的。她們東西南北各7組,總共4*7=28組,稱為二十八星宿:

東方青龍七宿 :角、亢、氐(dī)、房、心、尾、箕(jī);

北方玄武七宿 :斗、牛、女、虛、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 奎、婁、胃、昴(mǎo)、畢、觜(zī)、參(shēn);

南方朱雀七宿: 井、鬼、柳、星、張、翼、軫(zhěn)。

△ 點擊觀看視頻

十二地支

而十二地支呢?也是以二十八星宿為坐標系,再劃分出十二星次。古人將一年劃分為 十二辰(月) ,“ ”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頂端的指向,十二月建就是依據24節氣而來的節氣月,太陽運行到某次就叫某節氣。所以,就有:

斗柄 東指 (地支寅卯辰位),天下皆

斗柄 南指 (地支巳午未位),天下皆

斗柄 西指 (地支申酉戌位),天下皆

斗柄 北指 (地支亥子丑位),天下皆

圖片來自網絡 如有侵權請留言后臺刪除

同時,古人通過觀察四季變化、晝夜變化,又將十二地支分別運用到了 十二時辰、十二屬相、人身部位、地理方位 等萬物類象。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網絡上搜索“ 萬物類象 ”。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后臺刪除

所以,天體所引動的能量,在人身、大自然都能找到相同的屬性對應,也進一步衍生出了,比如我們的 陰陽五行 等學說。其實學到一定程度,我們會發現萬物一體,萬物有靈。所以,才會進而衍生出各類不同類型的占測工具以通曉人事。比如我們東派紫斗的 特色技法之一就是紫占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后臺刪除

學到后面,真能看懂劇本所呈現的內容,我們會由內而外會生出敬畏之心。也能明白萬事萬物的緣起緣滅、因果關系以及修善的重要性。但別人說的,與自己親證的感受,大相徑庭。只有自己掌握了劇本分析的能力,才能真正覺醒。

△ 點擊觀看視頻

干支歷

再說我們中國的干支歷。干支歷,就是一種用60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標記年月日時的古老歷法。10天干與12地支的兩兩一組合,就形成了 60甲子

比如下圖就是1984甲子年-2043癸亥年,共計60年的干支年圖示。

圖片來自 “問真APP ”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而每隔約5年,木星、土星又分別處在太陽的兩邊。 每60年這三個天體就會回到一個原點,也就是說 每60年 , 太陽、地球、木星、土星四星會形成一條線相互重疊 ,就是12個地支“ ”的位置上,又會重新開始一個新的甲子周期。

然而每180年太陽系的九大行星就會同處于太陽的同一側,也就是人們所說的九星連珠。

所以,古人把 180年作為一個輪回 ,又分三元,即 上元、中元、下元 。 每元60年 , 每個元年又分三運 。每運20年,這就是我們的“三元九運”。

△ 點擊觀看視頻

而在紫微斗數中, 每年參與天運四化的就是10天干 ,她們都是實星。后面我們再詳細說明什么是天干四化。

天干地支,在術數領域是非常重要的概念,運用非常廣泛。由天呈象,在地成形,所以, 天干地支跟紫微星辰一樣,都可以用來類比萬物 。如果對天干地支非常感興趣的,可以自行在網上搜索資料或者后臺留言咨詢筆記。因為涉及到的知識點比較多,不再此處展開。

阅读全文
聲明:站內所有資源均來自網路收集或使用者上傳分享,本站不擁有此類資源的版權,水印不代表署名僅用於防盜。
0

評論0

請先
顯示驗證碼
沒有帳號?註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