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梯踏步就是平時我們上下樓腳落地后踩到的那個部分,它的設計與安裝都會影響到我們上下樓梯的體驗。
01
樓梯的踏步高度(中心距離)在230mm-250mm之間,最小不要小于220mm。如果踏步高度設計到300mm時,容易造成爬樓梯很累的情況發生。
下圖樓梯做錯位踏步,踏步高度就超過30厘米,視覺上感覺很高,上下梯容易累,存在不安全的風險,對老人最有挑戰性!
實用性不高,不適合普通大眾,公共場所基本不會這樣設計。適合個性小眾,居家布置。
02
波浪形踏步梯,也屬于藝術追求,一眼看下去,踏步伸縮不均,很容易踏空滾落!下個樓梯都得小心翼翼,何苦為難自己!
04
各類異形梯!想節省時間直線走上去,這是不可能!藝術這東西,不適合普通大眾,普通人都是想方設法的去享受!不會搞得彎彎繞繞,還不安全!
顏色忽白忽黑!精神感官刺激很大,會不會沒走完樓就眼花失足!透明踏步,會不會踩空跌落?這些都是有可能發生!
05
這種細小紋路,不斷黑白交替拼接,給人視覺很壓抑的感覺,很容易頭暈摔倒!
06
還是華南F3省梯,標識明顯,色澤分明容易識別,容易識別的東西才安全,未知的存在都會存在危險。
07
踏面太寬,也容易判斷失誤,失足摔倒。特別是老人習慣了標準樓梯踏步。
下圖臺階看起來,寬而大氣,但是踏面太寬,一步走不完,需兩步或三步走完,不符合人體跨步標準,也跟人行走踏步習慣背道而馳,爬梯都需要小心翼翼,出問題是遲早的事。
尾語:
普通住宅區的樓梯踏步高度一般在170-210MM左右,180MM左右是最經濟適用的選擇;
公共場所的樓梯踏步高度一般設置在160-170mm之間;樓梯踏步寬度,以300mm左右較好,最窄不應該低于250mm。
以上標準是最適合人體踏步的設計。
超過這個標準,違反人體爬梯習慣,出問題就不奇怪了,芝術為什么不能普及大眾,就是因為違背了適用,簡潔,有效,快捷的大眾標準。
老百姓不喜歡彎彎繞繞。固多數人不支持的設計是很難普及。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