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阵法大全 八阵图与九宫八卦阵等欣赏

一、八陣圖簡介

《三國 ?蜀志?諸葛亮傳》 記載:“亮長于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推演丘法,作八陣圖, 咸得其要云。”作為古代戰爭中一種戰斗隊形及兵力部署圖,諸葛亮的原“圖”今雖不見,然有傳說為諸葛亮 練兵遺址的所謂“八陣圖壘” 。酈道元《水經注?江水》云, 這種“圖壘”皆壘細石為之。共有三處:一在陜 西沔縣;一在重慶奉節;一在四川新繁,尤以在奉節者最為著名。奉節原為古魚復縣,治所在今奉節東白 帝城,? 諸葛亮“八陣圖壘”據傳就在白帝城永安宮南江灘上。根據唐代李鑒 《太白陰經》、 李靖《問對》 等 記載, 以及當代學者的推演(見《孫子學刊》 1994 年第 9 期封底),認為諸葛亮的“八陣圖”示意如下:

1 、 八陣圖的命名和組成

這個八陣圖通過多方資料得到認證,即使不是諸葛亮的原圖, 但感覺八九不離十了。八陣圖分別以天、 地、風、云、 龍、虎、鳥、蛇命名,加上中軍共是九個大陣。中軍由十六個小陣組成,周圍八陣則各以六 個小陣組成,共計六十四個小陣。八陣中,天、 地、風、云為“四正” ,龍(青龍)、虎(白虎)、鳥(朱雀)、 蛇(螣蛇) 為“四奇” 。按遁甲分成生、傷、休、杜、景、死、驚、開八門,變化萬端,可當十萬精兵。另 外,尚有二十四陣布于后方,以為機動之用。

2 、 八陣圖的特點

八陣圖的特點,正如李靖《問對》所指出的, 是“大陣包小陣, 大營包小營,隅落鉤連, 曲折相對”,“內 圓外方”;而其構想,則與《周易》 是分不開的。八陣的排列,實際是一幅“文王八卦方位圖” (即“后天八 卦圖”)。八陣中的每一陣都由六小陣組成,取《周易》 六爻之意。至于八陣圖的奇正之法, 也就是應用時 的變化之法, 杜牧在《孫子注》 中說 “奇亦為正之正,正亦為奇之奇,彼此相窮,循環無窮”。看來八陣按 雙數配成四對組合,每個組合的兩隊互為奇正,優勢互補、劣勢也互補。值得注意的是四對組合也不是固 定不變的, 如風陣與鳥陣互為奇正,地陣與鳥陣也互為奇正,八陣圍成一個天圓地方,互為相克相生,如 環之無端,循環往復,使深入其陣的敵軍窮于應付。至于生、死、驚、開等八門,我看是由于兵種和武器 的不同,以及訓練陣法變化的客觀限制不得不有所選擇的結果,理論上說八個門都可以是生門,也都可以 是死門,但這樣的訓練過于復雜,每個陣的軍士都要掌握所有陣法變化的要領,這種復雜程度基本上已不 太可能實現,于是每隊軍士只能按照八卦原理掌握有限的幾個功能,這就產生了陣法的強弱環節。個人認 為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有負責誘敵的,有負責進攻的,有負責接應的, 這樣一來就自然產生薄弱的地方 是生門,強悍的地方時死門。所謂相克相生即各陣的彼此的接應照應,以及武器配備上的相互結合等,比 如盾牌長于防守,長槍適合攻擊,弓箭適合遠襲,而每種武器的組合又不能各隊平均分配,那樣必然樣樣 齊全、樣樣稀松,發揮不了集合方陣的威勢,所以要分別集中組隊, 發揮武器集合優勢,然后做好各隊之 間是協調配合。這種配合的優劣就構成了整個陣法的縫隙,以及防守上的薄弱環節。

3 、 八陣圖的內容記載

諸葛亮創制的“八陣圖”吸收了井田和道家八卦的排列組合,兼容了天文地理, 是古代不可多得的作戰陣 法。謹慎堂 《諸葛氏宗譜》 就載有“八陣功高妙用藏與名成八陣圖”的詩詞贊歌。

天覆陣贊:天陣十六,外方內圓,四為風揚,其形象天,為陣之主,為兵之先。善用三軍,其形不偏。地載陣贊:地陣十二,其形正方,云主四角,沖敵難當,其體莫測,動用無窮,獨立不可,配之於陽。風揚陣贊:風無正形, 附之於天, 變而為蛇,其意漸玄,風能鼓物,萬物繞焉,蛇能為繞,三軍懼焉。云垂陣贊:云附於地,始則無形, 變為翔鳥,其狀乃成,鳥能突出,云能晦異,千變萬化,金革之聲。龍飛陣贊:天地后沖,龍變其中,有爪有足,有背有胸。潛則不測,動則無窮,陣形赫然, 名象為龍。虎翼陣贊:天地前沖,變為虎翼,伏虎將搏,盛其威力。淮陰用之, 變為無極, 垓下之會,魯公莫測。鳥翔陣贊:鷙鳥將搏,必先翱翔,勢臨霄漢,飛禽伏藏。審之而下,必有中傷,一夫突擊,三軍莫當。

蛇蟠陣贊:風為蛇蟠,附天成形, 勢能圍繞,性能屈伸。四奇之中, 與虎為鄰,后變常山,首尾相困。

這個詩歌其實就是各個陣法功效解說, 具體研究所得不做贅述,雖然自以為有所悟,但要說明白也頗費筆 墨,這里就不再細說了,可能我的研究有限,感覺學問太深。

二、 八陣圖陣法的沿革

縱觀《唐太宗李公衛問對》 全書,可發現八陣圖的發展和改進的全過程:

黃帝《握奇文》 ——五陣, 握機陣,丘井之法

姜尚 《太公兵法》 —太公陣

司馬穰苴《司馬法》 —五行陣

管仲——–重新整理〈太公兵法〉

孫武《孫子兵法》 —–八卦陣

諸葛亮 《八陣圖法》 —-八陣圖

韓擒虎——九軍陣法, 即八陣圖的別名

李靖《衛公兵法》 —-六花陣

可以看出姜太公時代的八陣圖其實是四陣圖, 個人猜想就是通俗說的四門兜底陣。黃帝的五陣和《司 馬法》 中的五行陣, 都是四角各一個陣,中間一個中軍陣。到孫子兵法后發展成了八陣。李靖針對八陣過 于復雜,簡化成了六花陣, 即四周六個陣,中間可有中軍陣, 也可能不用中軍陣, 指揮起來更加簡潔實用, 相傳水滸時代梁山好漢就破了宋朝軍隊的六花陣, 看來再高明的陣法也只是理論上的事情,實際應用要受 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尤其受對手水平的影響,陣法的威力不是什么時候都是萬能的。

三、? 諸葛八陣圖的實戰應用價值

搜集到‘風后八陣兵法圖’和‘八門金鎖陣’ ,資料介紹說諸葛孔明八陣圖即是在此基礎上推演豐富而成。‘風后八陣兵法圖’是以軒轅黃帝的一員將帥名叫風后的命名的, 足見此陣的古老,個人感覺應當是后人的 附會,或者是強調此陣的最初源泉而用風后命名,并不能證明黃帝時代就有了八陣法。密縣云巖官遺存的 唐朝軍事家、常州刺史獨孤及的《云巖官風后八陣圖》 碑,詳細記載了黃帝和風后研創《八陣圖》的事跡, 感覺并不足信。‘風后八陣兵法圖’共有八個陣式,即:天覆陣、 地載陣、 風揚陣、云垂陣、 龍飛陣、 虎翼 陣、 鳥翔陣、 蛇蟠陣。這與諸葛八陣圖的名稱相同,也能說明大概是后人的總結匯總。諸葛亮崇尚法家和 黃老思想,同時精通易學。陳立夫先生曾為 1994 年舉行的全國第八次諸葛亮學術討論會題詞 “明易先知”, 就明確指出了諸葛亮的“先知先覺”與其精通《周易》 密切相關。《周易》的精髓是將天、 地、人視為一個 整體,把不同質、不同態的事物聯系在一起,以探討其運行的規律。諸葛亮治國、 用兵時十分注重天、 地、 人的綜合考察。從傳世的諸葛亮的有關著作來看,其中不但涉及《易》 理, 也透露出諸葛亮對卦象占筮的 精通。如《陰符經注》云:“天垂象,圣人則之,推甲之, 畫八卦,考著龜,稽律歷,則鬼神之情,陰陽之理, 昭著平象,無不盡矣。八卦之象,申而用之, 六十甲子,轉而用之, 神出鬼入,萬明一矣。”

八門金鎖陣’應當是這一陣法的另一個名稱,三國曹仁從曹操那里學得此陣, 在新野擺出來挑戰劉備, 幸有當時的徐庶做軍師,識得此陣, 命趙云大破之。但書中和電視劇演的破解之法是找到生門和開門,從 生門入、開門出, 即破了該陣法, 感覺是在胡說, 是小說家和導演不懂陣法的緣故。試想一進一出對陣法 有什么損害嗎?可能損害嗎?不可能。真正的破解應當這樣,尋找薄弱環節殺進去,即‘從生門入’,這沒錯, 但不能急于出去,進去后應當有效的阻擋其互為奇正的軍陣形成互補合力, 占據有利位置有效阻擋其陣法 變化的樞紐,使其各陣變成各自為戰的狀態,無法及時變陣迎敵。這時關張劉備大軍殺到,必然沖亂陣法, 使組織嚴密的陣法變成散落八方的散隊, 最后大家憑實力各自為戰, 這時擺陣的一方各隊分散,攻擊力不 能有效展開,也不能有效形成合力, 反倒是攻擊的一方攻擊力展開的好,合力集中的好,八卦陣反倒成了 八散陣, 亂成一鍋粥,焉有不敗之理。這里就有個學問,如果陣法作用不能發揮,還不如不擺陣直接沖殺 的力量組織的好。

所以我在這里斷言,八陣圖沒有傳說的那么神秘,那么威力無比,資料記載可當 10 萬精兵, 基本上是 扯淡。你看古代的軍事家,精通八陣之法的不少,但曹操沒有實戰應用過,諸葛亮也沒有實戰應用過(擺 幾堆石頭不過是想讓陸遜知難而退而已),有應用也是針對具體地形、 地貌和敵人采取的個別局部陣法, 臨敵應變,因敵制敵,兵貴神速,不給對方參破陣法采取有效應對措施的機會,從沒有象曹仁這樣擺出完 整的陣法等敵人來破。李靖的六花陣也是這樣,在使用步兵和騎兵混合戰陣對付草原騎兵時,從來不見有 李靖擺好陣勢等敵人來破的記載。倒是迂腐的宋朝以為擺個陣勢就可以擊敗水泊梁山,結果東施效顰被打 的大敗。

今天的軍事家們有這樣的評價:“八陣圖其實是一種兵力的配置和調度手段。所謂天、 地、風、云、 龍、 虎、蛇、鳥其實是布置在不同方位的八支部隊的旗號。整支部隊又可分為八個小隊, 各小隊分別擔任不同 的作戰任務,相互配合。這樣的陣法能使士兵們有勞有逸,各個戰斗單元各司其職,發揮自己的優勢,在 最大程度上節省了人力物力” 。感覺這雖然也是一種推測,但不乏真知灼見。‘八陣圖其實是一種兵力的配 置和調度手段’,懂軍事的高見啊!吾深以為然。這就像武術套路訓練, 完全是為了掌握本門武術基本功和 技擊特點的東西,實戰臨敵則是另一回事,愚才才把套路搬到戰場上去。三國時代曹仁愚,諸葛亮和曹操 就不愚。《孫臏兵法》 中有一句話驗證了本人的解讀,孫臏說:“用八陣戰者,因地之利,用八陣之宜”。看 見沒,因地之利,用八陣之宜,適合用哪個臨敵就用哪個,這才是實戰意義所在。接下來孫臏又說:“用 陣三分,誨陣有鋒,誨鋒有后,皆待令而動。斗一, 守二。以一侵敵,以二收。敵弱以亂,先其選卒以乘 之。敵強以治,先其下卒以誘之。車騎與戰者,分以為三,一在于右,一在于左,一在于后。易則多其車, 險則多其騎,厄則多其弩。險易必知生地、死地,居生擊死” 。懂得如此用兵之理, 就是陣法上稍差點也 差不多制勝了。

如此看來我認為我這個業余紙上談兵的外行差不多等于邁進陣法真諦的門檻了,或者謙虛點說可能還 有一段距離才能插進一只腳,呵呵。總之天下隔行不隔理, 咱雖不是專業的軍事從業者,但其理卻可以明 辨一二,上述學習研究所得自己覺得算得上知陣法之要,雖然還沒有到知陣法之妙的地步,但作為業余愛 好者差不多足以用來說事了。

四、 對八陣圖的幾種解讀

1 、對八陣(天覆陣、 地載陣、 風揚陣、云垂陣、 龍飛陣、 虎翼陣、 鳥翔陣、 蛇蟠陣) 的理解。下圖把 八陣按照八陣歌訣做了一個形象的擺布,看著很復雜、很神秘,仿佛殺機暗藏,無字天書一般。

我對這個圖的評價是:圖過其實。只比言過其實可能強點,為什么這么說呢?看你怎么理解了,如果 該圖只是畫圖者為了省紙,把八陣用八卦的方位畫到一起,這就只是個圖示表示法的問題。但要把這八個 象形的陣勢理解成排列組合成一個完整的八陣, 我看就很愚蠢了。這個陣勢和第一個圖(后面帶有游騎 24 陣) 比,看不出絲毫如李靖所說的‘隅落鉤連, 曲折相對’以至于互為奇正關系,倒像個各自臉朝外各自為 戰的樣子,中軍主帥如何指揮變陣?所以我斷言這不是一個整體八陣組合,而應當是八個陣型的圖示畫到 一起而已。

2 、風后握奇陣八陣圖

這個圖在網上獲得,作者不作詳解,咱業余水平的還真難參透,試著解讀一下,解錯了作者看了不要 見笑,此陣虎翼在前,風蛇圍繞中天,云繞后陣兩翼,鳥陣藏于陣中。感覺是個進攻型陣法,為八陣綜合使用,調配頗佳。虎行兩翼大概是雙拳出擊,類似餓虎撲食;虎翼陣后面跟著的風蛇陣必然使繞來繞去, 令敵方不明真相,迷惑對手,不知守在哪里,不知向哪攻擊,同時,風蛇有隨時支援虎翼的作用;在后面 的云陣無形而變化萬千,無形看似很亂,實則便于隨時成形, 可補充風蛇陣, 可聲援虎翼陣, 可隨深藏陣 后的鳥頭組成鳥翔陣, 在虎翼成功吸引敵人注意兩翼防守之時,形成鳥頭中央突破,沖過風蛇旋繞的迷霧 突然攻擊敵中軍。

只記得成吉思汗好像就用過與這個陣勢相似的打法, 具體是哪次與阿拉伯國家戰爭忘記了,也沒有再 插到資料。當時成吉思汗見敵軍陣勢,然后命令輕騎兵先是中央集群沖鋒,然后突然分成兩翼斜刺去攻擊 敵人的兩翼,敵軍倉促救援鞏固兩翼,這時成吉思汗率主力大軍突然在攻擊敵中軍,中軍的防守薄弱,敵 主帥還在席地而坐邊品嘗滿桌子的鮮果點心邊觀看戰場,見此情景慌忙上馬后撤,中軍一撤,動搖全線潰退。

3 、據說是諸葛氏家譜中的八陣圖及解說

這個感覺不錯,可惜看不清楚,沒法做一些猜想式解讀,但感覺解讀出點東西來也頗費腦筋的,不做解讀,只做填充文章而已。

4 、 日本人解讀八陣圖(武田八陣)

這里只選錄幾個陣法貼圖

武田八陣原名叫武侯八陣, 就是諸葛武侯的八陣圖, 經過日本不斷實戰的演化而成。可以看出武田八 陣已經大不同于武侯八陣,其頭尾相當明顯,基本上都是進攻型的陣勢,或者都強烈體現攻擊性的陣型。例如鶴翼陣的思路是兩翼包抄,鋒矢陣的思路是中央突破,魚鱗陣是兵力密集推進,車懸陣是輪戰耗敵, 雁行陣則是利于遠射兵種的配置和發揮。這個變化值得思考的是諸葛亮環視八方的戰陣為何被日人逐漸演 化成頭尾明顯的陣型?想來源于地形的緣故,日本多山地叢林,沒有中國這樣廣袤的戰場,不適合擺下規 模超大的環視八方的戰陣, 想想戚繼光的適合南方山林茂密的鴛鴦陣, 都是一種特殊地形條件下的陣法。尤其日人的這八陣, 多個戰陣的薄弱點都在側尾部, 我想正是日本特殊的地形可以有效彌補了這個缺失, 這也是日人逐步從戰爭中總結出的經驗,過多保護側尾實際上是一種兵力部署上的浪費。

另外覺得日本人的武田八陣明顯規模變小,而保護中央指揮官的力量就顯得相對過多,所謂相對是指 相對戚繼光的鴛鴦陣而言,所以同樣的兵力, 用于攻擊的力量必然小于鴛鴦陣的組合。不知戚繼光時代鴛 鴦陣是否和武田八陣對陣過,從年代上說戚繼光時代武田八陣差不多已經在日本流傳 700 多年上下了,如 果對陣過從陣法理論上說鴛鴦陣占優勢。

5 、下圖為水泊梁山八陣圖布陣:

這個圖又有所豐富,陣前加了三對夫妻組合,感覺頗像尖兵的作用。夫妻陣端的使用的恰到好處,一? 陰一陽,奇正相生,珠聯璧合。中軍陣門加了四門守將,比較有效的彌補了‘生、傷、休、杜、景、死、驚、 開’的弱點,使陣法在防守時更加嚴密。

五、九宮八卦陣

九宮八卦陣

八卦與之五行也相互對應。即:乾,兌為金;震,巽為木;坤,艮為土;坎為水;離為火。五行相生:即木—火—土—金—水。五行相克:即,水—火—金—木—土。

因此九宮八卦圖就是:以同圓內的圓心為界,畫出相等的兩個陰陽魚表示,世間萬物之間的相互關系。陰魚用黑色,陽魚用白色,是以白天與黑夜的表示法。陽魚的頭部有個陰眼,陽魚的頭部有個陽眼,表示 萬物都在相互轉化,互相滲透,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陽陽相合,相生相克,即哲學中矛盾和對立統一的 規律表示法。以圓心可分為四份定為四象,即太陽,太陰,少陽,少陰。空間的東西南北,時間的春夏秋 冬,任何一組矛盾加中心就構成三才。

古代哲人認為天, 地,人為三才。四象加圓就構成五行之說, 南方為火,北方為水,東方為木, 西方 為金,中間為土。

六合加圓心稱之為七星,即:天樞,天璇,天璣,玉衡,開陽,搖光,此七星變化多端,根據不同季 節時辰的變化而就變化。《易經》有云斗杓東指,天下皆春;斗杓南指,天下皆夏;斗杓西指,天下皆秋;斗杓北指,天下皆冬,也就是季節的不同,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也不盡相同。其中:

天樞星為“陽明星之魂神”叫 “貪狼星”;

天璇星為“陰精星之魂神”叫 “巨門星”;

天璣星為“真人星之魄精”叫 “祿存星”;

天叔星為“玄冥星之魄精”叫“文曲星”;

玉衡星為 “丹元星之魄靈”叫 “廉貞星”;

開陽星為 “北極星之魄靈”叫“武曲星”;

搖光星為“天關星之魂明”叫“破軍星”。

四象通過“一分為二”的切分,又構成八卦圖, 先天八卦圖的方位表示:“乾西北,坤西南,離南, 坎北,兌西,巽東南,艮東北。八卦加軸心就稱之為九宮;配九宮數為乾九,即坤一, 巽二,離三, 兌四,艮六,震八, 乾九,中央為五。如此便稱之九宮八卦圖。

這和陽八卦相對應的還有陰八卦,所謂陰八卦就是‘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在 《三國 演義》中曹仁在新野所擺下的八門金鎖陣, 正是按陰八卦所擺的。

“奇門遁甲”所研究的是在自然界的磁性作用下在每年,每月,每日,每時中的流動情形, 以至于影 響到萬物之靈的所謂神符。

在中國古代用于軍事上,因此古代軍師無不精通此術的,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大家所知悉的諸葛亮, 劉伯溫等人。

其實“奇門遁甲”本身就是九宮八卦陣的延伸。《黃帝陰符經》 中記載“八卦甲子,神機鬼藏。”即為 奇門遁甲的神妙之處均藏在八卦和甲子之中。因此要想學好奇門遁甲必須要有扎實的易學知識和深厚的五行乾支基礎。

由十天乾與十二地支的組合而成的六十花甲子是以時間為主要特征的全息符號,以后天八卦為主的九 宮八卦陣是以空間為主要特征的全息符號,奇門遁甲就是將二都按一定的規則組合在一起,構成一個融時 空為一體,包括天, 地,人,神,一個動態宇宙思維模型。

其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這十個天乾符號,除代表時間的特定意義,還含有特 殊的意義。

在奇門遁甲之中:甲為首長, 即為元帥,隱蔽于幕后,因此叫遁甲。乙,丙,丁為三奇,是領導身邊 最得力的三個助手;乙為文官,叫日奇,丙為武官,叫月奇,丁負責后勤保障,叫星奇,此三奇也可作三 支奇兵理解,出奇制勝往往都靠它。己,庚,辛,壬,癸叫六儀。

奇門遁甲的格局,所謂六甲,即甲子,甲戊,甲申,甲午,甲辰,甲寅,這六甲就是將帥,其中甲子 為元帥,其它五甲為大將,他們在排兵布陣中要隱遁在旗幟之下,在奇門遁甲的九宮八卦陣中是儀仗旗幟 固定不變的。

元帥甲子隱藏庚金之下,四甲大獎甲午隱蔽在辛金這下,五四大將甲辰隱蔽在壬水之下,六甲大將甲 寅隱蔽在癸水之下。

因此可簡單記為:甲子戊,甲戊己,甲申庚,甲午辛,甲辰壬,甲寅癸,這是永遠不變之準則。

十天乾將甲隱遁起來,剩下九乾以配九宮八卦陣。六甲分別隱藏在六儀之下,與乙,丙,丁三奇分占 九宮,他們有固定不變的順序和隊形:戊,己,庚,辛,壬,癸,丁,丙,乙。

這一排布陣是奇門遁甲的關鍵所在,所有的書籍和傳人都沒有或不肯點明這一關鍵,這一固定不變的 隊形和順序并非一條直線,一字長蛇陣, 而是一個連環陣,一個太極圈,是一個永遠回圈的迷魂陣, 即:戊為一宮,己為二宮,庚為三宮,辛為四宮,壬為五宮,癸為六宮,丁為七宮,丙為八宮,乙為九宮。

總而言之, 九宮八卦陣是一個正轉或倒轉,即從一宮到九宮永不停息的一個陣形, 隨著時間,方向, 方位不停變化的迷魂陣。

六、中國古陣法

中國古代作戰是非常講究陣法即作戰隊形的, 稱之為“布陣”。布陣得法就能充分發揮軍隊的戰斗力, 克敵制勝。

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有名的作戰陣法有三種:

八卦陣

八卦陣是戰國時大軍事家孫臏創造的, 據說是受了《易經》八卦圖的啟發,所以又稱八卦陣。具體陣 勢是大將居中, 四面各布一隊正兵, 正兵之間再派出四隊機動作戰的奇兵, 構成八陣。八陣散布成八, 復 而為一, 分合變化,又可組成六十四陣。當年諸葛亮還用石頭在四川奉節布設過八陣的方位,作為教練將士演習陣法之用,名為“八陣圖。”??? 撒星陣是南宋名將岳飛破金兵“拐子馬”的陣法。撒星陣的隊形布列如星,連成一排的“拐子馬”沖來時士兵散而不聚,使敵人撲空。等敵人后撤時散開的士兵再聚攏過來,猛力撲擊敵人,并用刀專砍馬腿,以破“拐子馬”。????? 鴛鴦陣是明代將領戚繼光為抗擊倭寇而創設的一種陣法。他把士兵分為三隊, 當敵人進到百步時第一隊士兵發射火器;敵人進到六十步時第二隊士兵 發射弩箭;敵人進到十步時第三隊士兵用刀矛向敵人沖殺。這些變化反映了中國作戰陣法從傳統的方陣向 多兵種的集團陣法演變的過程。

八陣圖

訂閱號透天機。三國時諸葛亮創設的一種陣法。相傳諸葛孔明御敵時以亂石堆成石陣, 按遁甲分成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八門,變化萬端,可當十萬精兵。(見《三國演義》)及至后代, 精通此陣者已十分罕見, 卻不料出現在明代太湖山莊。太湖山莊莊主澹臺仲元化用此陣, 訓練八人立于八門位置上,攻敵時 進退自如,來去如潮,古怪厲害之極, 并曾用此陣法困住大內八大身懷絕技的高手。(見梁羽生《萍蹤俠影》)再如任天吾家的假山樹木即按八陣圖古法布置,普通人若不熟悉此陣, 絕對走不出去。

羽生《鳴鏑云錄》)據《三國志 ·蜀志 ·諸葛亮傳》載:“(亮) 推演兵法作八陣圖。”后人考其遺跡繪成圖? 形,見《武備志》。據記載,八陣圖遺跡有三處:《水經 ·沔水注》及《漢中府志》說在陜西沔縣(今勉縣) 東南諸葛亮墓東;《寰宇記》說在四川夔州(今奉節縣) 南江邊,《明一統志》說在四川新都縣北三十里的? 牟彌鎮。最近,河南省密縣發現一套我國最早的《風后八陣兵法圖》。該圖共分九幅,一幅為八陣正圖, 其它八幅為八個陣式,即:天覆陣、 地載陣、 風揚陣、云垂陣、 龍飛陣、 虎翼陣、 鳥翔陣、 蛇蟠陣。 詳細介紹了每個陣式在特殊環境下進攻退守的戰術應用。據《史記》 載, 風后為軒轅黃帝? 的一員將帥。密縣云巖官遺存的唐朝軍事家、常州刺史獨孤及的《云巖官風后八陣圖》 碑,詳細記載了黃帝和風后研創 《八陣圖》的事跡。此圖的發現,把我國八陣兵法的歷史向前推進了兩千五百年。

八卦兩儀陣。 按先天小八卦乾坤排列,配合以燈光的奇妙作用的一種戰陣。此陣以七數為殺著,每一正必有 一反。入此陣者,會感覺到一種無形的壓力, 仿佛腳下地面盡向一邊偏斜。燈光變幻莫測,有化一為七之 妙。這七個幻影之中, 第三個乃是真身。朱翠曾在不樂島陷身此陣,得單昆之助破陣而出。(見蕭逸《無 憂公主》)

七星錘陣

武林中號稱北斗七星座的戈華昌等所用陣法。七人按北斗七星方位排列,各持流星錘攻敵,其妙處是 每次發招,皆能一錘化七,串成北斗星座,整齊劃一,連綿不絕,無懈要擊。白馬公子余通純曾為此陣所 困,瀕于絕境,幸得情人上官素相助才破陣而去。(見曹若冰《碧血青鋒》)

七星飛錘陣

參照北斗七星之形布天下的陣法。“沙陀七錘”按天璇星、天璣星、天權星、玉衡星、開陽星、瑤光 星、天樞星的方位站定,將敵人圍在陣中, 各人隨意發招,每人飛錘全是一球化七,連綿不絕,產生的雄 渾內力使敵人感到運轉不靈,時間一長就可困死敵手。此陣暗含天地環宇的生息相克之學,虛實倒置,無 本無未,實在難測難防。張定遠曾為此陣所困。(見古龍《迷光血影》)

七殺陣

全稱“天昏地暗七殺大陣”, 由武林中獨眼跛足的軒轅三缺創造。其特點是詭異、恐怖。該陣由七個 黑衣瞎子組成,他們左手提一根明杖,右手持一把折扇,圍住所要消滅的目標,在一種帶著奇異節奏的琴 聲伴奏下,凌空起舞。琴聲的節奏越來越快,他們的腳步也越來越快,明杖的舞動也越來越急,而七個人 包圍的圈子,則漸漸縮小,產生的壓力, 也漸漸加大,就好像一張織好的網,正在逐步收緊。這時他們的 目標如同變成了一條網中之魚,束手待斃。軒轅三缺曾用此陣法活捉女俠蕭十一郎,結果反被蕭十一 良以 刈鹿刀攻破。(見古龍《火并簫十一郎》)

七星八卦劍陣

昆侖派劍陣,為昆侖七子所創,昆侖派仗以成名。這劍陣按八卦的方位而設,又暗合七星變化。臨敵時,昆侖七子之首靈虛子站在乾位上,依次靈霞子站定坤位,靈中子立坎位,靈患子守震位,靈云子把離 位,靈泉子護兌位,靈玄子防巽位,留出艮位讓人進出。七人功力相差無幾,聲息相通,心心相印,縱橫 合擊,彼此呼應,因此,力道的發揮超出了七個人連合總力之上。昆侖七子曾以此陣困住七煞儒生閔孝和 冰魄神君曹鈞,二人因得靈空法師出面說項,才沒有喪于此劍陣下。(見陳青云《沉劍迷星》)

十二都天門陣

道家四十九陣中的第一陣, 系參透《易經》 秘奧所創。道家高手以十二根小圓棍順手插在地上,在外 行看來,一點規律也沒有, 東一根,西一根有正的有斜的, 仿佛隨便亂插上去的一樣,但是若開了“死”、 “滅”兩門,即便是武林高手,若不懂其中奧妙,也會在該陣法中轉些時候。該陣用來陰敵,實在神妙至 極。(見陳青云《巨掌魅影》)

九宮八卦陣

四川唐門掌門唐天生三師弟柳清河所布陣式。此陣將堆堆碎石依九宮八卦方位排列,變化繁多。人被 困陣內,只覺四處昏黑如晦,陰氣森森,霧氣沉沉,不得其門而出。(見東方玉《紅線俠侶》)

九宮八卦劍陣

最能表現武當劍法威力的劍陣。由九個精通連環奪命劍法的人,按著九宮八卦方位而布成。自從明末 武當派的黃葉道人創此劍陣之后,百余年只用了三次。武當派的連環劍法本以迅捷綿秘見長, 若是幾個精 通連環奪命劍法的人同使,那就簡直沒有半點空隙,連蒼蠅也難以飛過。(見梁羽生 《云海玉弓緣》)

刀網陣

刀王余峻峰所創陣法。該陣為九人一組,八人分站坎、離、兌、震、巽、乾、坤、艮八個方位,另外 一人居中接應,以快刀攻敵,分進合擊,九人如同一體,對方若圖各個擊破,勢必傷在亂刀之下。(見梁 羽生《廣陵劍》)

刀棒三絕陣

由傳神甲、容神午、曹神亥三個人執三根銅棒和三把尖刀組成的戰陣。江湖上很少有人能逃出此陣。萬殺門主黑杜鵑就死于刀棒三絕中。后殺手之王司馬血以一柄碧血劍破掉了刀棒三絕陣。(見古龍《快刀 浪子》)

三茅宮假山

三手真人利用三茅宮假山布置的一種奇門迷魂陣。這假山和圍墻差不多高,落進假山便覺四周昏黑、 山陵起伏、高峰插天,天論你如何奔跑,都找不到出路。楚玉祥、英無雙曾身陷假山中。(見東方玉《東 方第一劍》)

飛魚九鼎陣

江澤湖水寇飛魚蔣興設計的一種戰陣。九人、九鼎、九舟,前后左右分布,往來縱躍,飛鼎、九舟一 齊動作, 虛虛實實,令敵眼花繚亂。據說這九鼎乃殷商時代,天子派兵丁五百開采川境巴顏喀拉山金石練就,在中國數千年歷史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見梁羽生《武當一劍》)???? 據《史記 ·武帝紀》:“禹收九入牧之金,鑄九鼎,象九州。”相傳成湯遷九鼎于商邑。由于九鼎成了象征國家政權的傳國之寶,戰 國時,秦楚皆有興師到周求鼎之事。周顯王四十二年,九鼎沒于泗水彭城下。唐武后萬歲通天二年、宋徽 宗崇寧三年,也曾鑄九鼎。金人南下,掠取九鼎北徙,后下落不明。作者利用九鼎的典故,虛構了這一陣 法。

千面搜殺陣

八卦奪門陣的變種, 和陽光折射相組合而成。列陣者每人一手執刀,一手執多棱銀牌,利用特殊地形 和陽光折射造成奇特的幻覺,一人幻化為四,四人幻化為八。入陣者虛實莫辨,有四面八方受敵之感。曹 羽在漢陽郊外用此陣圍困朱翠,朱翠躍至高處俯視窺出破綻,破陣而出。(見蕭逸《無憂公主》)

小六乘懾心陣

病書生花明窮五年心力創研出來的陣法。郭飛鴻不慎身陷此陣中, 只見密林環抱、株株相接,找不到 出路。他認準一個方向,疾行三數里光景,可眼前仍然是一片密密麻麻的樹林,再仔細一看并沒離開原處, 只是在這附近圈子。(見蕭逸 《天龍地虎》)

大五行劍陣

武當派聞名江湖的劍陣。二十五位道人,五個一組,像一朵梅花似的列成陣式,把敵人圍在中間,劍 陣流動,二十五支長劍,匯成一片精芒,同時出手,密不透風,威力無窮。大五行劍陣下少有人余生。(見 東方玉《北山驚龍》)

天風銀雨陣

“萬里流香”任風萍為對付中原武林高手所創的陣法。它以無比精嚴的配合見長, 具有“天、 地、風、 雨、日、月、云、 雪、霜”九種變化,互為輔助,生生不息,又佐之以練子流星錘等奇形兵刃,極具威力。南宮平、梅吟雪等均曾陷入此陣。(見古龍《護花鈴》)

天盲大陣

天盲會獨門陣法。天盲會弟子在對敵時,由數十人一齊拉住竹竿,聯結成一個奇怪的圖形。其中一人 出竿,則其余數十人亦紛紛也竿,有的打頭,有的打腿,置對方于顧首不顧尾之境地。此陣法威力無比, 天下罕有敵手。(見蕭逸《金弓女杰》)

天欲煙夢

集邪教的邪香毒霧秘方為一爐,專門迷神亂性及使人進入亢奮與昏眩境地的邪毒陣法。一般人如果嗅 到這種異香撲鼻的天欲煙夢香氣,那怕只有一絲一縷,也會中毒。中毒的征兆,就是面泛桃花色,如果沒 有先服下解藥或及時避開,則必會全身發熱,漸至昏眩。在欲火煎熬下,雙目通紅,全身也泛也紅色,口 中干渴如焚,喉中似要噴火。不是瘋狂嘶叫如犬,就是進入昏眩狀態,靈智迷失,陷入幻想,直至死亡。(見鬼谷子《江湖風云錄》)

天罡北斗陣

全真七子集體御敵的陣法。按北頭星座的方位,七人盤膝而坐,馬鈺位當天樞,譚入端位當天璇,劉 處玄位錄天璣,丘處機位當天權,四人組成斗魁;王處一位當玉衡,郝大通位當開陽,孫不二位當瑤光, 三人組成斗柄。北斗七星中以天權光度最暗,卻是居魁柄相接之處,最是沖要, 因此由七子中武功最強的 丘處機承當,斗柄中玉衡為主,由武功次強的王處一承當。天罡北斗陣是全真教中最上乘的玄門功夫,迎 敵時只出一掌,另一掌卻搭在身旁之人身上,敵人來攻時,正面首當其沖者不用出力招架,卻由身旁道侶 側擊反攻,猶如一人身兼數人功力,的確威不可當。若是陷入天罡北斗陣, 除非將七人中打倒一人,否則 決然無法逃出。陣中七人以靜制動,擊首則尾應,擊尾則首應,擊腰則首尾皆應,牢牢將敵人困于陣中, 但是若深諳此陣奧妙,搶占北極星位,便能以主驅奴,制得北斗陣縛手縛腳,不得自由施展。后來,這一 陣法成為全真派集體御敵的法寶,可單由七人布陣, 也可由九十八人布陣, 每七人一組,布成十四個天罡 北斗陣, 和每七個北斗陣又布成一個大北斗陣一正一奇,相生相克,互為犄角,更是威力無窮。(見金庸 《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

云霧奇障

雷火洞口以霧封洞的機關。早晨、傍晚時分,雷火道人到山中采集云霧,收入葫蘆中。需要時放出云霧,則洞口茫茫一片,不慮外人窺破。(見蕭逸 《天龍地虎》)

五行陣

石梁派祖傳武功。陣勢圓轉渾成,不露絲毫破綻,內含五行生克變化之理。一人也手,引致對方進攻, 自示弱點,其余四人立即綿綿而上,針對對手身上的弱點進襲,不到敵人或死一或擒,永無休止。五人招 數互為守御,步法互補空隙,臨敵之際,五人猶似一人,渾然一體,變化無窮無盡。五行陣傳至溫氏五祖, 經五祖十多年潛心鉆研,又創成八卦陣作為輔佐,由石梁派溫氏五祖的第二代好手十六人按八卦方位而立, 陣法與五行陣全無二致。石梁派溫氏五祖以此陣法擒捕金蛇郎君夏雪宜。后袁承志用金蛇郎君為破五行陣 而殫竭心智創出的《金蛇秘籍》 大破五行八卦陣。(見金庸《碧血劍》)

五方劍陣

終現五劍經過二十年苦心孤詣練成的劍陣。五人站在五個方法, 呈梅花狀,將敵人圍在中間。進攻時, 五個劍法各不相同,有的正面主攻,有的偷襲,有的從側封解。終南五劍以此陣對付石母,石母武功雖高,也脫身不得。(見東主玉《東方第一劍》)

五鬼陰風劍陣

由川中五鬼所創。五鬼練有一種極其歹毒的陰毒功夫,出劍時,將內力貫注劍身發出, 更利用劍身小 孔震蕩空氣,發出嗚嗚鬼嚎般的聲音,擾亂對方心神,使對方因而失手。地靈教教主武繼光一人斗五鬼, 手持金精玉魄劍繞空一匝,倒卷而下,立時削斷了五鬼的二支長劍,破掉了五鬼劍陣(見臥龍生《玉劍香 車》)

反五行花樹陣

武功稱雄天下的天機老人和三間神尼,手植花樹依反五行原理分布于所居山洞之外,奧妙無窮。人若 置身陣中, 如墜入濃云密霧,耳目俱失效用,無法走出咫尺之地,此陣還能令陷落之心念浮動,生成諸般 幻象,貪念、色欲、往事趁虛而入,四周五色繽紛的花樹都化成千百個艷裝美女,由念生淫,由淫生欲, 由欲焚身,死狀苦不堪言。故此陣專用于懲戒淫惡之徒。內宮侍衛趙海萍雖然年近三旬,卻猶是童身,未 曾動過色欲之念,所以最終通過反五行花樹陣,得到了《歸元秘籍》,練成天下第一高手。(見臥龍生《飛 燕驚龍》)

六合陣

喬拓疆等海盜練成的一套六人陣法。十分復雜,進退變化均按照五行八卦的方法, 六人彼此呼應,輪 番進攻,威力不凡,是喬拓疆的鎮山之寶。他們曾以此陣法取勝厲擒龍和邵元化一家。(見梁羽生《鳴鏑風云錄》)另,柳英奇所設戰陣。包括乾、坤、生、死、水、火等六門。柳曾以此陣對付蘇雨的徒弟

毛一波。(見蕭逸 《天龍地虎》)六合,也是一種武術用語,以精、氣、神相合為內三合,手、眼、身統一為外三合,統稱“六合”。又,眼與心合、心與氣合、氣與身合、身與手合、手與腳合、腳與胯合, 也叫“六合”。

水心亭機關

鳳尾幫機關。鳳尾幫最高府第為福壽堂,內三堂總攬本幫法治,可也沒有干涉福壽堂之權,福壽堂是 有功于該幫的前輩納福之地。福壽堂的最后面有一座水心亭,是福壽堂中最險要所在,用來關押別幫高人。水心亭內設巧妙機關,外人極難闖過。從福壽堂有三條水面上的道路通向水心亭,三條路均極難辨認。正 中一條和右邊一條,全是假設的荷葉樁。左邊一條是真的荷葉樁,乃用整根杉木連接扎入水底的, 非常堅 牢。但在水面下三尺多,只以一根鉛條做荷梗,根本吃不住多大勁,只要你一著腳,非掉在里頭不可。因 而即使認出真荷花樁,欲通過時亦需借著輕功提縱術,氣不能散,也不能停,而當中和右邊這兩條假荷葉 樁,任憑你如何輕功卓絕也不成。因為身形飛縱到樁上,前邊十幾根全是真的, 只突然的一點上是假的;? 假樁之后再無著腳處,乃是一片水面。凡是運用輕功提縱術的, 眼看前面已沒有著腳之地,勢須飛縱上最 末一根樁上才能回身。而這最后一根偏是假樁,設想這刁鉆古怪荷葉樁時便算計到行人會自行陷溺。(見 鄭證因《鷹爪王》)

水牢

史朝英關押方辟符和聶隱娘的機關,它建筑在地底下,周圍都是堅厚的石墻,分為兩層,上層是個蓄 水池,下層是牢房,一開機關就可以將牢房淹沒。(見梁羽生《龍鳳寶釵緣》)

少林羅漢陣

少林派弟子的陣法。臨敵時五人聯手,將敵人團團圍住,流動時如行云流水,停下來重如山岳,敵人 極難突圍。這種陣法如蟒蛇盤成蛇陣, 首尾相應,絕無破綻。心眉大師曾布下此陣對付阿飛。但阿飛從仙 鶴對付蟒蛇的辦法中得到啟發,以靜制動、以逸待勞,終于靠快劍、快腿破了此陣。(見古龍《多情劍客 無情劍》)

紫欽天《太極博弈原理》

阅读全文
聲明:站內所有資源均來自網路收集或使用者上傳分享,本站不擁有此類資源的版權,水印不代表署名僅用於防盜。
0

評論0

請先
顯示驗證碼
沒有帳號?註冊  忘記密碼?